阅读历史 |

6第6章(2 / 2)

加入书签

隆庆皇帝很是惊喜,“对!需要有专门的官员去监察这些政务官员的工作,这些监察官员就是科道官。所谓‘科道’,指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十三道监察御史。

六科给事中被称为科官,十三道监察御史则被称为道官,故合称为‘科道官’,也称为‘台垣’,御史为台,六科为垣。这些官员主要纠举弹劾、防止官员敷衍公事、违法乱纪,他们可以‘风闻言事’,固又统称为‘言官’。

但是由于六科给事中不但可以风闻弹劾,也可以越级弹劾,为了防止科官和内阁大臣们因为彼此不了解而出现什么误会,所以每月朔望之日,也就是初一、十五这两日,是固定的科道言官面见内阁阁臣的日子,大家坐在一起聊一聊,可以减少误会,避免风闻奏事时有误伤,每月这两日就称作会揖日。”

朱翊钧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孩儿明白了,因为这些官员虽然官小但是权利大,所以要加强沟通,避免误事。”

“我儿天纵!”隆庆皇帝简直大喜过望,越发觉得小太子聪明伶俐、一点就透。见儿子明白了,就示意孟冲接着向下讲,隆庆皇帝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享受着这难得的惬意时光。

孟冲这才接着道:“起因好似是殷阁老先和吏科给事中韩楫发生了口角,当时科道的众人都在一一给阁老们见礼,轮到韩楫时,殷阁老当场就对韩楫发作了出来:

‘听说你对我有意见,若是你自己的意见也就罢了,别给人当枪使了!’

据说当场众人都吓懵了,鸦雀无闻,六科言官弹劾众官员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被人当面问到头上的,当时一片寂静,里面没有一个敢接话的。”

“殷阁老为何单单问韩楫?他们两个之前有过节?”皇帝问道。

“那应该是没有。不过就是前一阵子御史赵应龙弹劾殷阁老走了咱司礼监陈公公的门路才能入阁的,估量着殷阁老认为这是高阁老指使御史上本参他,那韩楫又是吏科给事中,高阁老手下第一能干人,所以殷阁老误会韩楫也要上本参劾他吧!”

孟冲说得倒是委婉,朱翊钧在心里暗笑,什么误会,这个高拱性刚烈,不过气量小不能容人,十之八九就是他指使的,殷士儋倒是没冤枉他。

可是隆庆皇帝并不这样想,在圣上心里,高拱最是个古道热肠之人,就是容易性格急躁,“哎!这个殷士儋!好好地做事便罢,何必挑三挑四、闲扯淡话的,当时他能入阁,高先生身为首辅也不曾阻拦他,他又胡乱猜忌好人!”

孟冲听了圣上这话,表情上倒是没有任何惊讶,高拱在圣上心里地位超然,等闲没人能动摇,他见圣上没别的意思,也就接着往下讲:“众人皆愀然,这一下子韩楫被架到梯子上下不来了,正待说几句好话搪塞过去,没成想高阁老就跳了出来,上来就指责殷阁老‘身为大明廷臣,这样言语非非,有失国体,专会打细算盘,身为一部尚书,欺负一个六品的科道言官不像话’。

那殷阁老也是大怒,指着高先生鼻子怒骂道,‘你倒是会装相,这幕后指使自己跳出来了!我就说这韩楫没个三两三,不敢上梁山,这不,靠山自己冒头了。你这措大先后赶走了陈以勤陈公、赵贞吉赵公、李春芳李公,现在为了能让张四维入阁又要寻趁上我了,我就不信你能永远长在首辅这个位置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