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做戏(2 / 2)

加入书签

林窈扶起黎氏,温声道:“婶子,这些日子多亏您在码头帮阿兄,若不是您搭把手,阿兄一个人守着码头那摊生意,只怕连饭都顾不上吃。只是阿旭哥既打算自己摆摊卖吃食,往后家中总要有人帮衬,我们实在不好再劳烦您做工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大家都听懂了,黎氏登时脸色都白了,只是心知儿子理亏,也不敢开口相求。

林窈朝看热闹的众人挥了挥手:“都散了吧。”

回到林家老宅,林诚就凑了上来,“这能成吗?”

“能不能成,等着瞧便是。”林窈眼底闪过冷意,她这次不会再轻易放过林家大房那群人了。生辰那晚的梦再次提醒她,是胡氏害死了原主。如今林家大房又在背后使坏,她虽非杀伐果断之人,却也不惯着别人骑到自己头上。

林窈将镇上买的银饰擦拭干净,取出一罐新做的五香粉。她并未填满罐子,只装了三分之二,剩下的空间放入银饰,再用五香粉掩盖。只是林窈没有完全盖住,故意了露出些边角,如此一来,林家大房若来偷秘方,必定会发现银饰。

回来前,她特意请教了讼师盗窃罪的判罚。讼师说,按照《大燕律例》盗窃罪的处罚主要包括杖刑、流放和死刑等。依当今律例,若有犯盗窃之罪者,计其所盗财物价值,若满五十贯足陌,当处死刑;若所盗价值不满五十贯,需决杖三十,而后发配服劳役三年。若盗窃财物价值不满三十贯,决杖二十,配役二年;不满二十贯者,决杖十,配役一年。

林窈深知林家大房那帮人诡计多端,若仅是偷秘方恐怕难以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处。思来想去,她决定便去镇上的瑞福祥银楼买点首饰做局,这银楼的首饰皆有独门标记,在钗尾处嵌着极小的“瑞”字印,虽不显眼,却是辨认的关键。

她挑了一支缠枝莲纹银钗,一只缠枝莲纹的镯子。这镯子做工精巧,镯身仅两指宽,錾刻的莲枝藤蔓间点缀着米粒大的银珠,开口处衔着两枚莲蓬吊坠,轻轻晃动便发出清脆的声响。又给林崧买了个平安锁。头上簪的、脖子挂的、手上戴的,一应俱全,只等林家大房上钩。

可有个棘手难题:古代并无发票一说,若日后生了争执,如何证明这银钗是她所购?

林窈为了让银楼的小娘子记住自己,可是下了大功夫。镇上的人都知道,瑞福祥银楼向来不兴讲价,她却硬是留在店内砍价,从开店到午时,软磨硬泡了半日。她还打开了一包魔芋爽在银楼里吃了起来,那小娘子起初还有些拘谨,推辞不过尝了一口,辣得直吸气,却又忍不住再拿一块,一来二去,竟与林窈熟络起来,最后竟然真给她便宜了一百文,虽然不多,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一包魔芋爽吃完,林窈就付钱买下挑好的东西,喜滋滋地拿上包好的首饰,利索走人。这次,她可是足足买了六十八两的首饰,到底是哪一级的量刑,就看他们有多贪心了。

林窈刚把首饰放好,屋外就响起了敲门声。

“来了!”林窈开门一看,见是张大爷带着孙子张平、张安,忙侧身请进院子,正要沏茶,张大爷抬手拦住她,“别麻烦沏茶了!我们说两句话就走!”他将一篮子鸡蛋放在桌上,“这是阿平和阿安上山捡的野鸡蛋,可香了。”

林窈看着桌上少说二十个鸡蛋,料想攒了许久,抬头问道:“大爷有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