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占位(2 / 2)
林窈三兄妹把东西挪到了新的位置。
虽说新位置稍微偏僻了些,但胜在空间更大。他们动作麻利,很快就把摊位重新布置妥当。
林窈把色泽诱人的煎饼摆在显眼处,旁边的大锅里,卤猪下水散发着醇厚的香气,旁边竹筒里的紫苏饮子也整齐排列着,清新的茶香若有若无地飘散开来。
林诚负责生火,不一会儿,煎饼摊的铁板就热了起来。林窈熟练地舀起一勺面糊,均匀地铺在铁板上,面糊遇热迅速成型。
这边香味一散开,就有老顾客寻了过来。
“小娘子,今儿个怎么换了位置?”一位常来光顾的船夫问道。
林窈一边摊着饼,一边笑着回应:“今日来得迟了些,没占到好位置,大爷,吃点什么?今天还有新做的紫苏饮子,清爽解腻,最适合这炎炎夏日。”
“来个鸡蛋饼,再来半斤卤猪下水,你这紫苏饮子是什么?”船夫问道。
林窈把面糊摊在锅上,动作行云流水,“大爷,我们有两种紫苏饮子,紫苏山楂茶是用新鲜紫苏搭配山楂熬煮,酸甜可口,开胃解腻;紫苏菊花茶则是紫苏和菊花一起泡制,味道清甜,清热去火!”
船夫一下来了兴致,“听起来不错,怎么卖?”
“这饮子要是您用我们的竹筒装,两文钱一杯,可以拿着边走边喝,要是您自己带了水囊,一文钱一杯就行。”林窈回答道。
“一文一杯,这饮子可真不便宜。”船夫有点犹豫。
“大爷,我这饮子用的都是昨日上山采摘的新鲜食材,还加了糖哩。”林窈说道。
糖在古代的价格不低,船夫一听有糖,也不再犹豫,“行,给我来一杯紫苏菊花茶,我自己带了水囊。”说罢,他利落地解开腰间那个用了多年,被摩挲得油亮的水囊,递给了林窈。
林窈接过水囊,侧身将竹筒微微倾斜,清澈淡黄的茶汤缓缓流入水囊。缕缕菊花的清香与紫苏的独特气息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一旁的林诚也把已经做好的煎饼和卤猪下水包装好递过去。
摊子上陆续来了些客人,林窈热情介绍今天新做的饮子。
码头做工劳累,工人们都会自备凉水,没几个舍得花一文钱,就为了买杯喝的。毕竟对于这些做体力活的人来说,饮子再好喝,也就是一泡尿就没了的东西,还不如再添两文钱,买个饼子吃实在。
不过码头工人的工钱是三十文一天,这个收入在乡里不算低,有些还未成家的长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买饼的时候也会买上一杯饮子尝尝鲜。
林窈这边生意虽比前几日淡了些,但也比她预计得要好些。她一边手脚麻利地招呼着顾客,一边留意着孙大富那边的动静。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人会去孙大富的摊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