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紫苏饮子(2 / 2)
趁着林窈和林诚说话的功夫,林崧也跟着抿了一小口紫苏山楂茶,刚喝进去,眼睛就亮了起来:“哇,好好喝,二姐好厉害!”
喝完饮子,林诚就开始收拾起猪下水。
林窈到院子里,把昨天在集市里买的五花肉和棒骨从井水里取了出来。
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肉类变质,她特意将肉用绳子拴好,吊在井里,利用井水的低温保鲜。
林窈把肉和骨头放在案板上,仔细地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异味后,开始动手处理。
她先把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每一块都切得四四方方,放在一旁备用。随后,她拿起棒骨开始刷洗,连骨缝里的杂质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灶房外,林诚也将猪下水清洗干净了。猪大肠被他切成均匀的小段,猪肚则被摊开,上面的黏液和多余的脂肪都已被去除,“阿窈,猪下水收拾好了。”
林窈忙着炖猪骨汤,头也没抬就应道:“阿兄,你把猪下水放在之前的卤料里接着卤就成了,卤料味道醇厚,还能再卤上几回。”
林诚提起木桶,将猪下水一股脑儿放进锅里。卤汁一直在灶房里用小火煨着,经过一天的沉淀,色泽更加浓郁,香气扑鼻。
林窈这边也没闲着,抹了把汗,开始做东坡肉。
她先把切好的五花肉块放入沸水中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捞出来沥干水分。接着,在砂锅里铺上一层葱段和姜片,将焯好水的五花肉皮朝下码放在葱姜上,倒入些许浊酒、糖,再倒入刚好没过肉块的热水。
林窈此刻心里有些惋惜,要是有酱油就更好了。
酱油其实在东汉时期就有了,那时叫“清酱”,所以这个朝代也有酱油,但是因为制作工艺复杂,没有被大规模生产,价格高昂,她现在根本买不起,只能吃这种寡淡版的红烧肉。
古法酱油她也研究过,只是做起来费时费力,等日后生意铺开了,兴许她就可以腾出手捣鼓一下。
林窈盖上锅盖,先用大火将汤汁烧开,然后转小火慢炖。
她又在另一个大锅里放入洗净的棒骨,加入足量的水,放入姜片、葱段和酒,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慢慢地,棒骨汤变得奶白色,香气四溢。
林崧在一旁时不时递上调料,帮忙搅拌一下,小小的身影像陀螺一样乱转。
厨房里,卤猪下水的醇厚香味、红烧肉的甜香和棒骨汤的鲜香相互交织。
刚把手上的活做完,林窈又想起了一件事。她对林诚说:“阿窈,明天咱把饮子用竹筒装起来卖吧,这样方便没带水壶的客人。”
林诚点头赞同:“这主意不错,我这就去旁边的竹林里,砍些竹子回来做。”说着,他放下手中的活计,准备起身去拿砍柴的工具。
林窈则继续守在锅前,时不时掀开锅盖看看红烧肉和棒骨汤的情况。
红烧肉在小火的慢炖下,已经变得色泽红亮,香气愈发浓郁。她用筷子轻轻一戳,肉块轻松就被穿透。这时的红烧肉已经炖得恰到好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