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选择(1 / 2)
大概是喝了酒后又消耗太大的缘故,这一觉林嘉言睡得很沉很沉。
她是被朦胧中听到窗外传来的雨声唤醒的,一场秋雨一场寒,又或许冬天早就已经降临了。
林嘉言侧过身,面对仍在熟睡中的江令宸。她从温暖的被窝里伸出一只手,才留意到自己穿着舒适的睡衣。昨天晚上她迷糊地昏睡过去,竟然完全不知道他替她换了衣服。
全身都是清爽的感觉,看来这一切归功于江令宸。
林嘉言不自觉露出微笑,轻抚他的眉眼,像是在美术馆里欣赏她最中意的作品。唯一不同的是,她无法拥有美术馆的艺术品,也没有多大的收藏兴趣,而他,至少在此刻,是真正属于她的。
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不解风情地震动了一下,一开始林嘉言没理会,几秒之后手机又动了一下。
她不舍地暂时将视线从江令宸脸上移开,坐起身,伸手把手机拿了过来。
看到邹旭江的名字,林嘉言稍微有些惊讶。虽说很多东西并未在明面上说破,但同学会之后,两人默契地保持了距离。
第一条消息说明了邹旭江的来意:嘉言,你知道《风向周刊》的胡若依主编吗?我和她有过几次合作,得知最近她在统筹新年特刊项目,主题是留守儿童的新年。我觉得你会喜欢这个项目,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明天上午可否邀请你和胡主编一起见个面,再详谈?这个特刊只需要出差十天左右完成采访,是个很不错的机会。
林嘉言在脑海里搜寻胡若依的信息。
《风向周刊》是国内发行量前三的时尚刊物,她为这本杂志撰过很多稿。当初江令宸住院时她差点没画好的日出,就是在这本杂志上发表的。
胡若依是这本杂志的大主编,是S市公认的杰出女性代表。此前,林嘉言几乎没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她这个级别的人物。
邹旭江的第二条消息则是言简意赅地解释自己的目的:我只是作为朋友,觉得你能胜任这个工作,没有其他用意,不要多想。
如果他不加上这句话的话,林嘉言或许还不会想太多。可他补充这句话,反而有种欲盖弥彰的感觉。
林嘉言陷入了犹豫中。
她打开搜索软件输入胡若依的名字,弹出来的信息里,每一条履历都在闪闪发光。如果能和胡若依合作项目,对于一个撰稿人而言该是多美好的经历啊。
更何况,邹旭江觉得的没错,“留守儿童的新年”这样充满社会探讨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主题,确实立刻吸引了林嘉言的兴趣。
她紧紧抓住手机,不自觉看了一眼身边的江令宸,对了,明天他需要去医院复诊,在这个时候怎么能为了工作而不陪他呢?
林嘉言给自己找到了理由,却又无法从心底里说服自己。她知道,她想抓住这个机会,但又不愿意再和邹旭江有过多交集,所以只好不断找借口让自己不要觉得惋惜。
“就算去见一面,我也未必就能得到这个工作吧,万一让江误会,更加得不偿失。”她自言自语,手指在手机上划来划去,页面从邹旭江的消息跳转到胡若依的介绍,又回到日程上写得明明白白的“江,第二次复诊”。
“先见一面看看什么情况好像也可以……”不知过了多久,林嘉言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唉……”
“大清早的怎么就唉声叹气呢?”
林嘉言被突然响起的低沉的声音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按下手机锁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