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青女过长安五(2 / 2)

加入书签

白雪亭为她倒茶,累赘广袖卷起,露出一截冰瓷般的手腕。

“伯母为文霜费了心。”她神色清淡,缓缓道,“也请叔母和阿姐放心,我自不会做那等毁人姻缘的事。”

文霏松了口气,微俯了身子,抬目看着白雪亭,是请求的姿态:

“雪亭,我知道你心有芥蒂。我也向你保证,等文霜出嫁了,绝不会让她和杨郎君来惹你不开心,往后你和文霜桥归桥路归路,我一定帮你看好了她。”

白雪亭指尖被茶水烫着了,忍不住一缩。

她撇过话头,转而问文霏:“阿姐可见过郭十六郎?”

文霏一怔,随即面上微红。她自小听着含蓄婉约那一套长大,显然是不习惯与人交流未来夫君,只颔首道:“见过一面。”

白雪亭无所顾忌,男女婚嫁之事,由她口中说出,仿佛比东市买白菜还稀松平常。

她又问:“那阿姐对这门亲满意吗?”

文霏略睁圆了眼睛:“女子出嫁,哪容得我自己满不满意呢?爷娘满意便够了。”

郭府是皇后娘家,中书令郭迁坐镇,朝廷命官一抓一把,一女嫁作太子良娣,一子尚寿安公主,这样辉煌的门楣,白适宗怎么可能不满意?

白雪亭忖了一番,多少话在舌尖辗转,最后都咽了下去,只隐晦道:

“郭府是光鲜,但高门大户,内里总是复杂。譬如月前江南桃花汛,郭府四郎办事不力,哪怕出身高贵,照旧被撂了官帽。阿姐来日嫁了进去,也莫将郭府当作一辈子不倒的大树,还望你多加小心。”

文霏喏喏道:“我自是知道,郭府与我们家是大不同的。但既然婚事议定,想来我多忍让些,只求个平安度日,翁姑妯娌总不至于太为难我。”

白雪亭见她这低眉垂首的模样,本想再多劝几句,但心念一转,暗道人生最忌交浅言深,各人有各人的命数,且算了吧。

什么桃花汛,什么溃堤案,什么禁宫里外不见血的殊死纷争……再怎样总卷不到文霏一个小女儿身上。

翌日一早,文霜与文霏结伴出门买首饰。白雪亭则起来拜见叔父白适宗。

白适宗四十来岁,身材魁梧,与清瘦文气的兄长白适安不大像。他蓄了两道长长的胡须,瞥向白雪亭时,胡须之下的厚唇紧抿着。

“这次回来,可还走吗?”白适宗沉声问她。

白雪亭坐在右下,平声道:“侄女亦有官职品阶在身,此次是受帝后所召回长安整修国史。来日若有什么公务,自然还是要离开的。”

白适宗抚着长须,浓眉紧蹙:“为官不是过家家,你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孩儿,总在官场上抛头露面,十七岁了还不急着议亲,叔父不好对你爹娘交代。”

“侄女婚事不急,有圣人与皇后操持,想来也不必叔父费心。”白雪亭想到文霏那门亲事,更凉了语气,“何况叔父也该将心思放在文霏与文霜身上,莫要让她二人被婆家低看了。”

“咚”。

白适宗重重搁下茶盏。

他咬着后槽牙,道:“文霏与文霜品貌俱佳,虽说白家门第不及郭杨,但也是氏族谱上有名有姓的人家。怎到了你嘴里,平白无故就要被人看低了?”

白雪亭一向了解这位叔父,多年“屈居”七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