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哪能由得他们说了算?(2 / 2)
原先严颂礼的伴读是他自己精挑细选的,家世不显的人家。一则言听计从,还能方便甩锅。二则身份卑微,无人在意,好欺负,不敢反抗,只能忍气吞声,好拿捏。
可惜一朝东窗事发,叫严国公偶然撞见他对伴读行不轨之事,当下气个半死,要动用家法。
结果自家夫人爱孙心切,吹吹枕边风,严国公便心下不忍,只罚了跪祠堂禁闭。封锁了消息,对那两个伴读也许以重金封口,远远送出京城,把事情按下不表。
所以原剧情里第二次选伴读时,严颂礼才会有恃无恐故技重施,选了容扬作为新的欺凌对象。并且有了前车之鉴,他行事变得更为隐秘,甚至后来设法掩人耳目将容扬弄到了南风馆。
想到那天在南风馆后门,她窥见的那几幕场景,便觉得触目惊心。她眼神一凛,如果说皇后不喜严颂礼再选这样的人,为何原书里,容扬还会被选上?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皇后打着重新选能规劝严颂礼行事的伴读为借口,可严颂礼对于真有资格时时规劝自己的人可是避如蛇蝎。
所以皇后一眼看穿他的心思,语气冷淡了下来:“怎么?这人不是你自个说的挺好的吗?这多会又挑三拣四些什么?”
见皇后生气,严颂礼嚅嚅嗫嗫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得噤了声。
虽然严颂礼的荒唐事被刻意隐瞒,皇帝并不知其底细,但严颂礼乖张的声明远扬,皇帝还是知道的,于是开口吩咐道:“朕瞧着丁家这孩子颇有他老子的风范,既然严家孩子看上了,皇后也中意,就这么定了吧。”
圣口一开,严颂礼憋屈地应下了。丁易庄重地行礼致谢,严颂礼颇有些不甘地撇了他一眼,而后无奈地扭头往后头走去。
第一个身世不如严颂礼之意,第二个他势必会更加仔细斟酌。她的内心隐隐有些不安。
见严颂礼转了一圈,步子在容扬的面前停下,眼前一亮之时,她心里狠狠咯噔了一下??完了,真要从他手里抢人了。
见掖庭掌事没有立即汇报跟前人的来历,严颂礼心下明了,目光在容扬身上流连,眸中笑意在倏然间蔓延开来:“这位公子是?”
“这是尚书李远的庶子李容扬。”掖庭掌事刻意将“庶子”咬重。
“本公子瞧着这个李公子不错,依我看??”
“严家哥哥。”她站不住了,不等严颂礼说完,便扬着笑开口打断道,“本不该置喙你的决定,只不过,你已经选了一个伴读,能否手下留情,再好好相看相看,把李公子留给妹妹我?”
话音一落,大殿内的人目光震惊,齐刷刷的投向宋嫣。
压力真大!她在心里暗骂装死的零九九。好不容易穿书还得被逼着干活,还得顶着被砍头和得罪别人被别人穿小鞋的风险。这和虎口夺食有什么区别?!
严颂礼的目光要是能杀人,她都已经死了千百回了。你再看看皇后身边那个嬷嬷,眼神写满了:你敢和皇后疼爱的侄孙抢人,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掖庭掌事悄悄跟严颂礼耳语了几句,想必是和他说了宋嫣的身份。
严颂礼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