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1 / 2)
“某幸不辱命!”熊鹤龄扬着大嗓门,一只蒲扇大的手拍得沈译之几欲呕血。
“瞧瞧,是这玲珑记仨字吧?”他指着装有松饼的瓷罐封口,那里贴着一小枚洒金红宣,“玲珑记”三个字透着质朴之感。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质地酥脆,尽快食用。
瓷罐口垫着绵纸,但牛油的浓香还是绵绵不绝地从缝隙中逃窜出来,
“嫂嫂是如何知道这玲珑记的?我听小子们说才开了没多久呐!”
“她认得这玲珑记的东家。”
沈译之午饭没吃饱,这会儿馋虫被勾了出来,手贱地打开了罐子的封口。
口水难以自控,他不着痕迹咽下,“倒是挺有巧思,用这瓷罐装,想必价贵。”
“可不是?这么一小罐卖200文,还一天只卖20罐!点了她家茶水堂食能便宜点儿,60文就有这罐里一半了。”
他没好意思说,那帮子巡街的混子,估计是没花钱。
沈译之仔细端详,一寸见方的大小,饼面油润细腻,非一般酥饼透着粉粒,青葱点缀其上,喷香喷香。
他瞅了眼罐子里,约莫有这样二十来块。
他想,夫人和瑞儿自然都尝过,此时肚饿,他且尝一块试试。
拿了一块塞进嘴里,牙刚碰到饼,还没咬呢,就化在了舌头上,香盈满口。
“唔??”
沈译之发出满足的声音。
他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从小锦衣玉食,什么样的好东西没见过?
但这么香脆的饼还真是第一次吃。
“是不是不错?”
“真不错!”
熊鹤龄得意道:“听弟兄们说,每回这饼子出炉,整条街都香透,不用看那店门口招牌,立马有人排队。”
他说了半天,喷香的味儿闻着馋,“给我也来一块吧,我还没尝过呢。”
沈译之护着罐子:“你稀得几块饼?想吃明儿让你小弟给你排队去!”
他抓出一把碎银塞到这莽汉手里,“快回去,小心你被参玩忽职守。”
“谁敢?
”熊鹤龄嗓门实在大,招来从外边过来禀事的通判:“熊大人,刚才说的,可是东四巷荷风茶楼新营的小食甜品?”
“正是!你瞧,你这儿就有人知道嘛!”
“下官住得离那不远,先前儿那家茶楼只营一样酥酪,颇有些名声,现如今卖的玲珑记,听说是家擅造点心小食的南方馆子,借了茶楼营业,日日翻新那甜品小食单,刚才熊大人说的葱油松饼,因能买了外带,乃是卖得最好的一样,价贵也拦不住人排队呢。”
听完,沈译之把罐子护得更好了。
到了下值时辰,半点儿功夫也没耽搁,直接回家。
进了家门,照例先回房将公服换成常服,向范氏卖好:“夫人,你可知我今儿带了什么回来?”
“什么?”
天气热,她本就恹恹的。
加之最近时节该考虑办赏荷宴的事了,正发愁没有新意,看着自家夫君兴冲冲的样子实在提不起劲来。
“算了,吃完饭再给你瞧。”沈译之强忍卖弄。
也是怕招来小儿子,本就没什么胃口,吃饼吃饱了不吃菜。
婢女白霜来问传不传菜,她嗯了声让先上一壶酸梅汤来开胃,又问,“今天肉菜里有没有添山楂?”
之前在船上,莫玲珑说过,要是沈小爷胃口欠奉,炖肉的料里加上一味山楂。
肉酥烂,且开胃。
“添了,灶上今天炖的酸梅汤请卢大夫看过,又添了一味太子参。”
“好,摆饭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