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郑逸泽(1 / 2)
孟玉宁最终收下了严恒拿来的东西,不过下午的针线小组,她还是没有急着开。
之前跟严恒说的话也不算推脱之言,端午之前高婆婆就说过了,节后开始教自己和香。
任何事情,在学制香面前,都不算重要的事。
高婆婆先教孟玉宁和了适合夏天用的香,和香的精髓,不在和,也不在制,和香的精髓在前期的配伍。
高婆婆对孟玉宁掌握香料的习性和用途向来严格,现在给她讲和香时的君臣配伍,因为基础扎实,脑子也算灵活,孟玉宁真就是一讲就懂。
先做了几盘线香,阴干着。
正当孟玉宁以为必须得先做一段时间的线香的时候,高婆婆竟然拿出模具,开始教她做香珠。
香珠,其实只是与线香的形态不同而已,前期的步骤是相同的。
做了一天线香,又做了一天香珠,高婆婆就不让孟玉宁整天做香了。
不让整天做的理由也很强大,她说:“我培养的是雅致的制香师,不是疲惫的制香匠。”
孟玉宁根据高婆婆的教育理念,延伸出自己需要放松几天,再开针线小组。
孟玉宁觉得自己真的是按着高婆婆的教育理念决定的,不是故意往后拖着,不指导严丽芳做针线的。
毕竟,自己跟芳姐姐关系好,怎么可能故意拖着不指导她呢!
至于说收了严恒的东西,就得继续教她闺女,也是没有的道理,不说他的东西根本不值他闺女学的东西的价钱,而且他自己也说了,就算以后不教,还有之前教他闺女的情谊要还。
所以孟玉宁就带着张苗又玩了两天,才重新开始下午的针线小组。
原本可以再玩两天的,但是自己还有头巾的活,另外夏天到了,之前高婆婆送的两身衣料还没做呢!
严丽芳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来问一遍什么时候继续做针线,严恒夫妻并没有告诉闺女,跟孟玉宁之间发生的那点小摩擦。
严丽芳要是知道了,绝对是没脸再找孟玉宁请教。
她每天过来问,主要是觉得几个人聚在一块做习惯了,孟玉宁回家的这些天,严丽芳重回之前那种自己一个人摸索着做的状态,还真不如几个人聚在一起做的有意思。
孟玉宁跟毛氏之间小摩擦都过了,自然不会跟严丽芳提,跟她说了重新开始做针线的日期,针线小组重新开启。
重新开启针线小组,有人欢喜有人愁。
严丽芳是欢喜的那个,张苗就是发愁的那个。
孟玉宁回家这些天,张苗在家以宁宁姐回家夏收,我自己也做不出什么好活为由,给自己放假了。
武氏是教不好的,所以只能由着她。
这些天张苗都玩疯了,突然重新拿起针线,她感觉手中的针,比街上打铁匠手里的锤子都重!
孟玉宁清楚她是什么性子,也不让她继续做香包荷包了,拿了两块之前给她做衣服剩下的大块点的散碎素净布料,比划了一番分别折叠了铺在案桌上,也没拿尺子,只用手在几个地方随意的比划了比划,直接画线裁剪。
剪好撑开,几块布料放一块,就是一件小孩的汗衫。
剩下的散碎小块布料,让张苗自己裁成长条状,做盘扣和侧面的连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