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闹腾(1 / 2)

加入书签

因为爹娘姐姐都见过了,爹娘回去的时候对孟玉宁说下次再接她回去。

孟玉宁虽然有点遗憾不能和弟弟们好好玩一会,但是心里清楚爹娘不接自己回去,也是为了避免祖母再出什么幺蛾子。

父母回去了,孟玉宁重新恢复上午学艺下午做针线的生活。

这次母亲依然没有给她拿被面这样的大活,而是为她接了工艺比较讲究的头巾的活。

孟玉宁先把张苗的两套衣服做好,才开始绣头巾。

头巾做好了,端午节也快到了。

端午节正是香料销售的旺季,店里难得生意忙起来,孟玉宁就暂时取消了下午的针线小组。

张苗往这边跑惯了,就算下午孟玉宁不做针线了,时辰一到她还是按时过来。

她既不会配香也不会包香料,但是她性子灵泛,店里来的人多,等待的人就多,她帮忙招呼着排队的人,给人安排座位端茶倒水。

孟玉宁觉得,张苗做这些事的时候,可比做针线的时候快乐多了。

店里忙碌,来买香料回家制作香包的人络绎不绝,一开始是高婆婆带着孟玉宁给人配香料,后来高婆婆让孟玉宁负责配,自己在一旁辅助。

孟玉宁学艺一个多月,对各种常用香料烂熟于心,各个节气佩戴的香包用料,她也已经完全掌握。

香包佩戴要因人而异,不但要根据佩戴人的年龄性别来配,还要根据佩戴人这几日的身体情况酌情加减。

孟玉宁看高婆婆给人配香的时候既轻松又简单,真到自己配的时候,配香料就和轻松简单没有一点关系了。

这个时候孟玉宁才深刻认识到,香料,不止是增香气味的,它真能关乎到佩戴者的身体健康!

所以孟玉宁给人配香料的时候,都是打了十二分的精神,一天下来,疲累的连说句话的精力都没有了。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高婆婆对孟玉宁配的香料很是满意,决定等过了端午节,就正式教她和香。

其实香包的用料已经属于简单的和香了,但是想到自己终于可以制作好看的香珠香牌,孟玉宁还是忍不住激动。

端午前夕,孟卫行带着妻女来县里交活,孟玉宁带着给全家人准备的香包,坐上了回家的骡车。

坐在车厢里,任她再是不够机敏,也觉出了父母出门就带着姐姐,一定是因为觉得家里不够安全。

父亲在车厢外赶车,车厢里只有母女三人,孟玉宁就放低了声音,问母亲:“娘亲,祖母还没放弃坑害姐姐的想法么?”

冯青莲点了点闺女的额头,也压着声音说:“不能这么说你奶奶。”

孟玉宁扭着身子挤进母亲怀里:“您就说是不是吧!”

冯青莲揽着女儿,低声道:“不管她是怎么想的,我和你爹绝对不会拿着你们的安全去赌那个万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