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伙伴(2 / 2)

加入书签

所以张苗跟着孟玉宁一点也不厌学,学的怎么样另说,学习态度却是好的很。

孟玉宁交代她什么,她都听话的应着。

孟玉宁把指导张苗的重任交给严丽芳,回后院自己屋里拿了个没用过的新册子。

对张苗,孟玉宁实在没有耐心亲自教,但是该尽的心还是要尽到的。

拿了个新册子,回来后坐到自己平日抄写香方的位置,拿出炭笔,先把昨日学的儿童香包的画线图给画了出来。

然后研墨,标注尺寸,写下注意事项。

写画了满满的一整页,旁边桌子上严丽芳还在教张苗画线。

听着严丽芳一遍遍的讲解,孟玉宁真佩服她的耐心。

孟玉宁把写画完的一张翻页,第二张又画了几个儿童香包常用的绣花图案,旁边标准适合的针法和注意事项。

孟玉宁写画完,张苗才在严丽芳的指导下,重新画好了裁剪线。

孟玉宁等到她把布料裁剪好,才把写好的册子交给她:“怎么绣图怎么合片我都写清楚了,你就按着这上面写的做。

这几天就做小孩的香包,做多了也不怕,你弟弟戴不过来,还有我弟弟、芳姐姐的弟弟,宋弟弟,我们弟弟多,不怕做了没人戴。”

张苗听完就哀嚎:“需要做那么多啊!”

孟玉宁拍了拍小女孩的肩膀,安慰她:“我六岁开始给香包合片,七岁独立完成,做的都是香包、荷包、帕子、鞋面、这样的小东西,从基础到精致,一直做了三年,你做的这几个真就是练练手而已。”

张苗:“!!!”

看她惊恐的样子,孟玉宁又哄她:“你又不做专业绣娘,学一样能做熟就行,等你练熟手,我再教你做大人的香包,到时候表婶戴着你做的香包出门,就再也不怕别人说你不会做针线了。”

张苗听完,脑子里已经想到母亲戴着自己做的香包出门炫耀的画面了,感觉自己终于又有了动力,接过册子,坚定的说:“宁宁姐,我一定好好学。”

孟玉宁在册子上写的详细,有了册子,张苗心里有底了,又有昨日做过一遍的经验,自己在那里摸索着慢慢的做了起来。

严丽芳也在专心的做着自己的绣活。

孟玉宁也拿出给宋继康做的夏衣,衣料是高婆婆拿的银子让孟玉宁去买的。

孟玉宁没有推辞,也没有往外宣扬。

高婆婆手里有资产,因为不想引人注意才降低了生活品质,她自己能过这种品质降低了的生活,却舍不得外孙跟着受苦,自己在这里学艺,针线手艺又不错,她正好借自己的名义改善外孙的穿衣标准。

高婆婆一家的来历,她说他们一家来自京畿之地,独女和女婿意外去世,女婿族里霸占了外孙的家产,他们担心外孙再出个什么意外,为了保住唯一的血脉,才远走他乡的。

孟玉宁从来不过多的追问高婆婆以前的事。

因为父亲之前跟她说过,无论高婆婆说的是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