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8家书万金(1 / 2)

加入书签

吾女灵籁亲启:

夜阑更深,南庭风急。帐外刁斗声寒,映着孤灯如豆。烽燧暂歇,狼烟未起,此片刻安宁,恰容为父执笔,诉些不足为外人道之语,予我未见之明珠。

汝母体弱,怀汝辛苦,常捧腹蹙眉,然眸中笑意温软,如春水初融。抚其腹,感汝胎动,或如小鱼摆尾,或似拳脚轻叩,每每令为父这握惯虎头戟、挽得千斤弓的手,竟也微微发颤,心头滚烫,更胜烈酒浇喉。沙场男儿,铁石肝胆,偏此血脉相连之悸动,能化百炼钢为绕指柔。

吾儿(为父私心盼是娇女,如汝母般玉雪可爱),汝降生之日,恐为父不能亲守榻前。南魏凶顽,如豺狼环伺,窥我山河。此身既许国,难再许家。然此心拳拳,早已飞越关山,系于汝母子之身。

若为女儿,盼汝承汝母之柔韧□□,不必习那刀光剑影,但望识得诗书,明辨是非,心有丘壑,眼存慈悲。世间路险,愿汝有护心之甲,亦有爱人之能。

若为男儿,则当知,镇北军“忠勇”二字,乃以血铸就。然为父私愿,天下早日靖平,使汝辈不必再效吾等,枕戈待旦,以命守疆。

汝之名“灵籁”,乃汝母夜梦所得。言闻九天清音,涤荡尘心,醒时犹觉余韵袅袅,恍见玉雪之姿。灵者,慧也;籁者,天地自然之清音。盼吾儿如清泉涤世,若幽谷回音,存一份天然灵韵,守一颗澄澈本心。纵使生于这烽火乱世,亦能听风吟,赏落花,于浊浪滔天中,觅得心中一方琅?福地。

此去征途未卜,马革裹尸,亦武人常事。唯念及汝母倚门之望,念及襁褓中吾儿之啼哭或笑靥,此心便如磐石生根,誓要斩尽来犯之敌,护得身后万家灯火,亦为吾儿挣一个海晏河清的将来。纵使血染黄沙,魂归星野,此志不渝。

纸短情长,墨浅意深。北风又起,金柝声催。笔至此,忽闻斥候急报,烽烟再举!吾儿珍重,唯愿汝平安喜乐,一生顺遂。他日若闻关外捷报,便是为父遥寄平安。

父封伯玉

于南庭风雪之夜匆匆手书

封灵籁的泪水终究是冲破了堤防,滚烫地溅落在手中这封家书上。墨迹犹新,字字笨拙却情深似海,承载着一个父亲铁血的柔情与未尽的期盼。

一声压抑到极致的悲鸣撕裂了她的喉咙,她再也支撑不住,脚下如同踩碎了虚空,整个人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软软地、重重地摔倒在冰冷坚硬的地面。

封灵籁蜷缩着,脸颊紧贴着粗粝冰凉的地面,粗重的喘息带着血腥气。刺骨的寒意竟像是一把冰刃,强行劈开了她混乱如麻的思绪。

师父半面修罗的可怖伤痕、城主冰冷彻骨又疯狂的话语、师门在烈焰中崩塌的凄厉惨叫、弯月堂弥漫不散的血腥气息,还有此刻,她手中这封字字滚烫、墨痕如泪的家书。

都如同烧红的烙铁骤然投入冰湖,在极致的温差下,发出灵魂深处刺耳的嘶鸣与灼痛。

“爹……”封灵籁颤抖的手死死抠进地面冰冷的缝隙,指尖磨得生疼,她想从虚无中抓住一丝依靠。破碎的呜咽哽在喉间,化作冰冷空气中凝结的白雾,“……娘……”

家书上笨拙又深情的笔触,此刻无比清晰地烙印在她心头。那个她从未谋面却以生命守护了南境安宁的父亲,曾如此珍视她的存在。

他期许中的女儿,是清泉映月、灵韵天然的模样。

他为之燃尽生命的愿景,是海晏河清,山河无恙。

而现实呢?

为何苍天待她,竟要残忍如斯?

寒风吹过窗扉,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冰冷的地面带走了体温,也仿佛带走封灵籁最后一丝生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