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7铁骨铮铮(2 / 2)

加入书签

她上前一步,迎着凛冽的山风,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穿透风声:“小姐此言,若衣不敢苟同。”

封灵籁微微一怔,带着血丝的眼眸转向若衣,似有不解。

“引狼入室?”若衣轻轻摇头,目光灼灼,如同穿透迷雾的星辰,“小姐,您错了。北齐南魏,虎视眈眈久矣!狼子野心,何曾因我朝内政清明而稍减分毫?纵无此案,刀兵之祸,亦是迟早!此非小姐引狼,实乃豺狼环伺,早已磨牙吮血,只待我朝露出疲态!”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洞悉时局的清醒,如重锤敲在封灵籁心头。

“明远侯顾知节一党,是国之巨蠹!他们盘踞朝堂,吸食民脂民膏,败坏军备边防!他们才是真正引狼入室的祸根!若无小姐孤身犯险,若无谢太尉铁骨铮铮,将此等蠹虫连根拔起,朝廷只会被他们从内部蛀空!待到北齐南魏铁蹄真正南下之时……”

若衣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悲愤的尖锐,“我朝拿什么去抵挡?!是用被贪墨一空的粮饷?还是用那朽烂不堪的刀枪?是用那些只知阿谀奉承、毫无血性的蠹虫之臣吗?!”

句句质问,振聋发聩。

封灵籁眼中的自责与迷茫,在若衣这连珠炮般的诘问下,如同被狂风吹散的迷雾,渐渐显露出底层的寒光。她扣着冰冷岩石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

“小姐此番所为,非但不是引狼入室,”若衣的声音放缓下来,却带着更重的分量,一字一句,清晰无比,“恰恰是为我朝剜去了最致命的毒疮!为这万里河山,留下了一线浴火重生的生机!虽阵痛剧烈,伤筋动骨,但总好过在沉疴痼疾中无声无息地腐烂、崩塌,最终沦为虎狼口中之食,让亿兆黎民陷入真正的血海地狱!”

她看着封灵籁眼中剧烈翻涌的情绪,那里面有震撼,有恍然,更有一种被更深重责任唤醒的凛冽光芒。

“小姐心系百姓,此乃仁心。然仁心之上,更需有霹雳手段,斩断毒源!此非小姐之过,实乃破而后立之必然!小姐此刻该思虑的,非是自责。”

若衣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仿佛要刺穿封灵籁心中最后的迷障,“而是如何在这废墟之上,助朝廷挺过这场剧痛,重铸筋骨,以御外侮!这才是真正对得起这万里河山,对得起……那些为此牺牲的所有人!”

峰顶的风似乎也因若衣的话语而变得更加肃杀。

封灵籁缓缓闭上了眼睛,若衣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在她混乱的心湖中反复撞击、回荡。

自责的迷雾被狠狠撕开,露出了更为残酷却也更为清晰的现实图景??不是她引来了狼,而是她拔掉了为虎作伥的爪牙。

这过程必然流血,但这血,是刮骨疗毒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再睁眼时,封灵籁眼中的迷茫与沉痛已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冰水浇透后、近乎冷酷的清醒,以及一种更沉重、更宏大的决绝。

她望向北方那片仿佛已能嗅到血腥气的天空,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种破茧而出的力量:“你说得对……若衣。这血,是不得不流的血。这痛,是不得不受的痛。既已破釜沉舟……”她缓缓站直身体,迎着猎猎山风,法翠的衣袂翻飞如旗,脊梁挺得笔直,仿佛能撑起这摇摇欲坠的山河一角,“那便……背水一战!”

北境,雁回关外。

铅灰色的苍穹低垂,压抑得令人窒息。朔风卷起漫天黄沙,抽打在斑驳的城墙上,发出呜咽般的嘶鸣。

关隘之上,残破的“谢”字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角撕裂,更显悲壮。

城楼垛口后,谢重风一身洗得发白的玄色旧甲,腰背挺得笔直,如同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