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恭喜发财(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常去吃的酱香饼的食客们来说,今日有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崔娘子终于又把那辆熟悉的小饼车推出来了!

晨鼓方歇,排队的人已围着那棵老柳树绕了一圈,将招牌挡了个严实,只隐隐约约能瞧见牌子上露出的“崔记”二字。

一正在排队的熟客道:“哎哟,崔娘子可算是出摊了!我家孙儿点名要吃崔记的酱香饼,别的都不好使,这几日可把我愁坏了。”

一个挤在最前头的汉子闻言接过话茬,扭头笑道:“别说幼童,就连我这几日朝食都吃得没滋没味,古楼子吃着都不过瘾。”

“崔娘子这酱饼真真是长安城独一份了,前些日子也来个卖酱饼的,味道还不如崔娘子做的十分之一,白瞎那么大一个摊子……某要一套加炸鸡脯的!”

“……”

食客们七嘴八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无一例外都在诉说着这几日对酱香饼的思念。

崔时钰听着莞尔一笑,抬眸对排队众人道:“莫急莫急,大家都有,当心踩到脚。”

说着将一张包好荷叶的饼子递出去,紧锣密鼓地赶制下一张。

阿锦依旧是负责收钱??别小瞧了这活儿,崔时钰做饼速度极快,食客们相应的付钱速度也快,阿锦不光要挨个收钱,还要记着谁多给了钱谁少给了钱,又要防着哪个爱占小便宜的不给钱偷偷溜走,可谓责任重大。

现在来卖饼的大多都是老客,对各规格口味的饼价都很熟悉,就算有头一次来买的新客不熟悉价格,也能询问周围的老客,是以无需再过多介绍,原先负责吆喝的阿宁便换了职务,啃完饼子便来帮二姐收钱了。

小姑娘一本正经收钱的模样倒很像那么回事:“这位阿姊方才要了一套‘梅香映雪’,那我便收你三文钱,一,二,三,对啦!”

萌得一旁的小娘子和小郎君直笑。

因着是阔别几日重新出摊,食客们与酱饼很有几分“小别胜新婚”之感,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把一百五十张饼子抢购一空,荷包蛋、炸鸡排、生菜叶这些配料也都所剩无几。

瞅着自个和妹妹们布袋子里装的满当当的铜钱,崔时钰高兴极了。

离铺子开张又进一步!

正要收摊,忽听不远处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崔小娘子,且慢些收摊!”

郭大郎气喘吁吁跑过来,“听隔壁刘大娘说你今日出了摊,我便紧赶慢过来,想着问小娘子点事。”

“什么事?郭阿叔慢慢说。”

“说来惭愧。”郭大郎笑了笑,“前几日在小娘子这儿得了半袋子胡椒粒,谁知我与我家娘子手笨得出奇,除了炖鱼和煮鱼羹,竟不知还能做什么新鲜吃食,虾塘里的虾也还没长大……知晓崔小娘子厨艺过人,便过来问问有何建议。”

说罢还砸砸嘴,似是怀念道:“这样好的胡椒,着实不能浪费了。”

这话崔时钰赞同,那可是来自宫里的胡椒呢。

她笑笑,将收了一半家伙什儿往饼铛旁边一搁,“原来如此,阿叔莫急,我告诉阿叔便是。”

“阿叔家中既是养鱼,那我便先说说这鱼菜:若是鲤鱼,可切片用胡椒、酒酿腌了,裹蛋清快炒,炒出来鲜嫩得很;若是鲈鱼,与胡椒、葱白同蒸,出锅时淋上一勺热油,最是能突出鱼的鲜味。”

说着说着便想起昨日那锅热腾鲜香的胡辣汤,还有一系列与胡椒相关的现代美食:“胡椒还能用来做汤,取羊骨熬制高汤,加胡椒、香料和一些时令鲜蔬,最后撒上芫荽或葱花,冷的时候喝上一碗,能叫寒气全消。”

郭大郎听得入神:“前头这几道菜都好,最后这汤也从未听过,回去就试试!”

崔时钰继续道:“胡椒与肉也配,把肉片成薄片用胡椒和酱汁子腌了,下锅快炒,便是一道黑椒肉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