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但愿她好(1 / 2)
得了她的准许,那小书童果然掰着手指一一点数起来:“一要外酥里软,饼皮酥脆,最好边上带些焦黄,咬下去能听见咔嚓声;内里则要柔软筋道,富有嚼劲,千万不能夹生。”
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上回东市买的饼放久了,软塌塌像抹布,二郎咬了一口就搁下了……”
他清清嗓子,继续道:“二忌葱蒜过重,酱料里莫要撒生葱,二郎不喜生葱味道,但若是能加些炒熟的胡麻倒是极好的,二郎最爱那个香气;”
“三要厚薄适中,不能太厚,否则吃着狼狈,沾了衣衫;也不能太薄,否则酱汁一浸就破。”
末了又添一句:“酱料千万莫要太咸!昨儿庖厨做的鲈鱼羹咸了,二郎喝了半盏茶才压下呢!”
小书童约莫十三四岁,说起话来却已头头是道,提出来的三条要求俱是为自家郎君考虑。
这些要求虽然乍听有些繁琐,但在崔时钰看来,饼子外酥里软、厚薄适中,酱料咸鲜适口??这不都是对于一张好饼的基本要求吗?而且就像不吃辣一样,那条“不要生葱”也只能算作个人口味问题。
方才听这小书童煞有介事给她打预防针,崔时钰还以为对方会提出多琐碎繁杂的要求,没想到只是这些“举手之劳”。
很容易满足。
她莞尔一笑道:“小郎君且放心,儿做的饼本就饼皮酥脆、饼芯暄软,那香酱和辣酱也是有口皆碑,咸淡正好;要胡麻不要生葱对吧,我记住了。”
“那便有劳小娘子了。”小书童轻轻呼出一口气,见崔时钰脸上并未出现不耐的神色,这才继续说,“其实这些要求并非我家二郎亲口提出,而是我担心郎君吃不好,自作主张的。”
“原来如此。”崔时钰了然道,“有你这样的书童是你家郎君的福气。”
“哎呀!小娘子这话说的。”小书童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壳,“能伺候郎君才是我的福气。”
崔时钰和他闲聊着,手上动作也没停,把一张圆如满月的饼子从保温食盒里取出来,熟练地复热、刷酱、撒芝麻,每一步都认真细致。
一眨眼的工夫,一张裹着生菜与荷包蛋的酱香饼便做得了。崔时钰将饼子用干荷叶包好,递给小书童。
那小书童接过荷叶包,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高兴的神情:“多谢小娘子,我家郎君一定会喜欢的……对了小娘子,我今日也还没用朝食,给我也来个饼子吧,要‘金玉满堂’,刷辣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