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红糖鸡蛋(2 / 2)

加入书签

崔家庖厨的布局十分简单。

泥坯垒的灶台占去小半间屋子,灶台上架着两口铁锅,一口用来煮粥焖饭,另一口用来炒菜;下头是灶膛,旁边是半人高的水缸,缸沿搭着葫芦瓢和刷碗用的丝瓜瓤子。

墙上贴着去岁请来的灶王爷像,已经被油烟熏得发黄。

因着三文钱的胡饼足够姊妹三人吃上一天,原身为了省钱便甚少下厨,只偶尔炒个青菜改善生活,是以案板上面空荡荡的,除了前两天没吃完的几段葱姜,便只剩崔时钰特意让妹妹买来的鸡蛋和红糖。

红糖补血,鸡蛋养气,她如今身子虚,很适合吃碗红糖鸡蛋来补补。

虽然做菜环境由现代转为了古代,但崔时钰作为大厨的敏锐度仍在,迅速熟悉一下工具便进入了状态,取火石将一把干树叶点燃放入灶膛,边观察火势边逐步添入木柴,很快火就旺了。

唐朝的铁锅形状为圆心浅腹、薄壁、球面,导热极快,片刻里头的水便咕嘟咕嘟冒起泡来。

这时候唐人将红糖称作“沙糖”,价格不菲,当初姐妹几人狠了狠心才只舍得买下两小块,如今被崔时钰取来扔进锅里,红得发黑的糖块徐徐融化,把一锅清水都染成褐色。

崔时钰又快手切了些姜丝搁进去,这才敲开三枚鸡蛋滑入锅中。

鸡蛋在糖水里慢慢凝固,甜香混着蛋香顿时飘满庖厨。

崔时钰闻着甜香的味道出神,思绪从“猝死前也不知道把锅关了没有”转移到落水后发生的事。

她知道自己是被人救上来的。

河水冰冷刺骨如针,那人箍在她腰间的手却滚烫似火。

崔时钰心中并无绮思,只想着能报答那人的救命之恩,可惜对方好像并不打算给她这个机会,把她从河里捞上来便干脆利索地离开了。

这也许就是大唐版的做好事不留名吧。

也不知这位恩人是否姓雷。

崔时钰摇摇头,瞧见锅里的糖水蛋已经煮得差不多了,伸手从橱柜里摸出三只粗瓷碗??豁口的,没灰,倒是干净。

刚出锅的红糖鸡蛋盛在粗瓷碗里,热气蒸腾而起,白嫩的鸡蛋卧在中央,裹着滑嫩的蛋黄在糖水悠悠晃荡,飘出细小的蜜色糖沫。

崔时钰刚将三碗糖水蛋分别盛好,阿锦和阿宁便抱着柴火回来了。

两人刚一进门就不约而同抽了抽鼻子。

“这是什么味儿?甜香甜香的。”

将前铺后院转了个遍,姐妹二人终于将信将疑地走进庖厨,刚进门就被浓郁的甜香扑了满脸。

红糖的香甜中裹着一丝焦香,像是烤得微微发焦的糖块,隐约还能嗅到若有若无的姜辛,微微的辛辣与蛋香交织在一起,暖融融地扑在脸上,光是闻着就让人陶醉不已。

本来应该躺在床上休息的阿姊正站在灶间,捧着一只冒热气的碗笑望着她们:“阿锦阿宁回来啦,快来吃糖水蛋,刚出锅,还热乎着呢。”

崔时锦本想让阿姊再回床上多休息片刻,然而接过碗一瞧,便忘记方才要说什么话了。

粗瓷碗里,热气腾腾的褐红糖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