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能言善道(2 / 2)

加入书签

“镀水银玻璃镜的方子你自己留着,以后开胭脂铺可以搭售。透明玻璃方子的卖价,我争取给你翻一番,以后就不必辛苦了。”张居正说罢,就去见陆炳了。

虽说是武举人出身,陆炳的书房却颇具江南文士的气息,清雅简净,富有格调。

依墙立着四扇书橱,叠放了许多善本古籍。书案临窗而设,上面摆着汝窑笔洗和玛瑙如意笔架。

一叠洒金宣上,首尾两端各压着一块头玉雕的瑞兽镇纸。

张居正略扫了一眼,心下了然,此间器物果然符合主人的双面性格。

玉貔貅,寓意招财进宝,只进不出,代表着陆炳贪财好利,希冀官运亨通的一面。

玉獬豸,则象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说明陆炳也自比正义之士,以惩奸除恶为己任。

“张解元请坐。”陆炳从书橱中搬出一个函套盒放在案上,里面藏着的便是烧制出来的琉璃莲花。

“根据‘枚先生’给的配方,烧了七八窑,才弄出这么一个来。”

函套盒开关之间,琉璃莲花上的字,随着光线的明暗,忽现忽隐,还算是个稀罕宝贝。

张居正却道:“枚先生初给的配方不够精细,烧出来的成品较为粗糙,有欺君之嫌。只是先拿出来给陆大人考察一番的。”

“嘶……我说呢,你们把方子都告诉我了,还怎么跟我要价呢,合着还藏了一手。”

陆炳冷笑,撂下了函套盒盖,仰靠在圈椅上闭眼道,“说罢,完整方子什么价?”

张居正捧着茶盏,不疾不徐地说:“不贵,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各州府,市肆门摊税、商税、牙税的豁免官凭。给我主家预备着,将来经营书坊、胭脂铺用的。”

陆炳哈哈一笑,“这个是不贵,可也不便宜。小丫头野心够大,书坊胭脂两项才多少利润,竟还想遍及大明各地。”

“历来只有官营商铺、织造局、官窑、宫廷采办局才能豁免杂税。便是寻常官贵,想经营铺子少交些钱,那也要托请多层关系,在户部上下打点,没个几万两银子拿不下来。”

陆炳说得浮夸了些,倒也不是真要花许多银子,不过要欠些人情。

人情这种东西,用一些就少一些,能不用则不用。

他拍了拍函套盒,“这东西已足够精细了,勉强能把场面圆过去,还不值当我花这么多冤枉钱。”

张居正抡开折扇摇了两下,悠然道:“大人,开书坊兴教化,自永乐年起就有豁免榷税的先例。即便大人不愿出面,顾大学士乃至顾侍郎,皆可为我们主张。

胭脂铺更是小本经营,便是年年交几十两榷税也无妨。我们之所以用这么小的代价,换取与陆大人的合作机会,秉持的是为圣上分忧的心罢了。

既然大人敷衍差事,我们也只好找其他有识之士合作了。听闻京师豪商大贾多晋人,要找一个愿献祥瑞的晋商还是不难的。”

张居正说罢,啪的一声收拢扇子,起身拱了拱手。

他为黛玉争取豁免榷税的官凭,不是为了省下税钱,而是向锦衣卫求一个庇护,避免泼皮无赖,乃至同行相嫉者来找麻烦。

陆炳忙道:“张解元急什么,我又没说不给你们办,只是需费些时日打点,唯恐耽搁了大礼告成。”

“大人稍安,我这有一篇《大礼告成颂》若以微雕之技,融入琉璃中,内置突镜,待到辰正时分,文字就能如浮光跃金一样在大殿中流转,更显神迹。篇幅不短当然更费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