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未雨绸缪(1 / 2)

加入书签

黛玉望向天边的一轮弦月,惨淡的素辉,穿过云雾之翳,漏下几点银光,越发显得长夜晦暗。她低头看着自己灵光一闪写下的文章,心头那点若有似无的不甘心,尽数化作了一声叹息。

潇湘馆中,紫鹃和晴雯移灯过来,板板正正地坐在炕桌前,等着她来上课。

黛玉勉力牵起一抹微笑,照旧教她们《千字文》,却无法掩饰艰涩发紧的声音。

紫鹃渐渐察觉到黛玉情绪低落,下课后不由道:“姑娘,你怎么了?老爷说您的文章写得不好吗?”

黛玉无声摇头,眼前的油灯模糊成一片光斑,泪珠子忽然就啪嗒啪嗒掉了下来。

“姑娘,又是刘婆子给你气受了不成?”晴雯登时动了气,作势揎拳撸袖起来,“我去骂她两句!”

“不干她的事。”黛玉扯住晴雯的衣摆,低声泣道:“原来我与顾峻之间是有婚约的……”

两个姑娘脸色唰地一白,面面相觑,嗫嚅着唇说不出一句安慰话来,都不禁为黛玉感到委屈。

倒是黛玉哭过一回,便渐渐止了泪意,反劝她二人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不得不从。而况我受表舅养育之恩,也不能不报。本不该再怀得陇望蜀之念。

好在顾家家风清正,顾峻又与我一块长大,知根知底。他人虽呆愚,至少心地不坏,对我尚可。男人没出息也未尝不好,他无功名在身,终归不能纳妾。

只是表舅一去,顾家中落已成定局。而今单单靠我读书交际还不够。咱们还得想法子谋划营生,多赚些傍身银钱,以备后患。”

紫鹃心酸叹道:“姑娘该多自珍重才是,你小小年纪又要读书又要学医,眼下就急着谋生计,当心身体吃不消。”

“我知道分寸的,光阴不可轻,咱们越早绸缪,将来事到临头,才不至于措手不及。”黛玉略一思忖,便有了打算。

“如今咱们手里还有五十两活钱可用,我能干的就是撰书稿与制胭脂膏子这两样。

明儿起晴雯到书坊转转,了解京城刻书业的行情。买几本《农政全书》、《救荒本草》回来备用。再问问有无《琉璃志》、《天工开物》这类书,若没有咱们将来就多了几条生财路子了。

而今书坊收书稿,只肯给一笔润金买断,不会与人持续分利,且有射利者翻刻盗印,讹误百出,还不如自写自刊自售。

紫鹃就去香粉铺子逛逛,打听下各色胭脂水粉的市卖价,哪些东西卖得俏。再问问寻常制胭脂的香料,可以从哪里进货。”

晴雯不由问:“姑娘,我可以做绣活的,何不让我去绣楼看看?”

黛玉摇头道:“做女工太费眼睛又耗光阴,得不偿失。只有将一样东西,卖给千万人或卖出千万次,才有较高的利润。

不过晴雯你也别急,等到万寿节时,可用金线绣一件《道德经》屏风,让表舅替你进上。一旦你的绣作,入了皇帝的眼,将来请你刺绣的工费,就会高出千百倍。”

“原来如此,姑娘你可真聪明!”晴雯由衷佩服,想不到姑娘不但文章写得好,对买卖行情也颇有见地。

三人又围桌议定了细节,分派好各自的任务。黛玉一想到要挣钱了,跃跃欲试的兴奋感,就冲淡了先前的忧伤。

她也不想认命,可婚约已定,再毁约反抗,只会与表舅离心,激化矛盾而于事无补。

还不如往好处想,从今起努力为自己攒下丰厚的身家,将来才不至于处处被动。

二月十五,顾?便让张居正主仆搬入了顾府厢房,明日好与黛玉一起去顾大学士府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