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汴梁奇遇(2 / 2)

加入书签

忽听到有人对顾?说:“老师,果真是你!学生听说你升任吏部侍郎,初七起就这里徘徊等候了,好请您到寒邸一叙。”

顾?抬眸认了半日,方笑道:“原是李川甫,正德八年开封府乡试解元。二十多年没见了,你也是一把胡子的人了。”

“李濂拜见恩师!”那人眼眸绽亮,一撩袍摆,郑重地跪了下去,“当年若非大人重修大梁书院,延请名儒讲学,哪有我李濂出头之日。”

李濂?莫非就是声驰河洛间,编写《汴京遗迹志》和《医史》的李濂!

黛玉寻声望去,就见表舅将李濂搀起,还俯身帮他拍了拍衣袍上的雪渍,亲切问道:“川甫,正德八年我转任全州知府,你是正德九年的进士吧,如今在家乡任职么?”

“哎,说来惭愧。”李濂长叹一声,低头道:“做过几任知州、同知、佥事,仕路难行,嘉靖五年后就在乡闲居,著《医史》聊慰余年。”

果然就是编写《医史》的李濂!黛玉不由想,表舅真是一位慧眼识人,提携后辈的好伯乐。

原来他不止发掘了湖广解元张居正,从前还扶掖过河南解元李濂呢!

在李濂热情相邀下,顾?好歹同意再多盘桓一日,明天去李府做客。

翌日,顾?带了张居正并辔去往李府,临行前还嘱咐刘嬷嬷好好照顾黛玉吃饭。

黛玉其实很想去李濂家看看他所收藏的医书,奈何女孩家不便出门。

只得在刘嬷嬷耳提面命下,乖乖做个笑不露齿,语不高声的大家闺秀。

午歇过后,还未见表舅和张居正回来,刘嬷嬷遣庄叔给她置办的新马车,倒是先送过来了。

马车新漆二年,还泛着淡淡的椒香。内外装陈十分精致娟秀,一看就是世家千金所乘的。

厢阔三尺,长六尺,高四尺,前后有门。内置的坐板,还可拼装成床,坐卧两用,十分便宜。

听说能跟林姑娘同乘了,两个丫头可高兴了,忙把引枕锦褥之物铺设好。

晴雯将坐板拼成床,笑道:“以后赶路直接睡车里好了,再不用担心骨头被摇散架了。”

“还得把姑娘的妆奁匣子搬上来,下车前要梳头的。”紫鹃又拉着晴雯去抬妆奁。

黛玉打发庄叔先去吃饭,自己在车外晒太阳,忽听对面汴梁医馆的铺板门,被人拍得山响。

一个焦急的声音传来:“大夫、大夫,快开门,救救我娘!”

黛玉回头望去,一个半大的少年,低弯脊梁,背上驮着一位昏厥的妇人。

想是来求医的,不巧汴梁医馆还在歇业中。

驿站的驿夫对那少年说:“周大夫的家往东走五里路,门楣上刻着杏花的就是,你到那里求医吧。”

少年抹了一把额上的汗,道了声谢,将背上的母亲往上掂了掂,咬牙迈着步子,艰难向前走。

见他面庞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两条腿都在打晃,实在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