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又多了一万流民(2 / 2)
“你想怎么办,就直说吧,兄弟。”
楚青松道。
“现在看起来,唯有贸易,加大对外贸易,哦不,加大与鄂金的贸易,甚至将生意通过鄂金人,直接做到北莽去,换来大批的牛羊粮食,这才能够存够至少两年的粮食,让大家不至于为吃饭发愁。”
李辰说道。
楚青松与李辰交往已久,早已经做到了心意相通,闻言不禁一挑眉,“你的意思是,加大布匹和精盐的产量,运送到草原上去?”
“没错,必须要开足马力,进行工业化建设,唔,是工坊建设,将能做工的流民至少吸纳一半进来,长久地解决他们的工作赚钱吃饭问题,然后,通过边境上的互市贸易,将我们的产品全部卖出去。
哪怕卖不到银子,但以物易物也是可以的,换回来大批的牛羊肉与奶制品,缓解我们现在的燃眉之急。
毕竟,现在草原上这几年风调雨顺,牛羊成群,多得不好消纳了,正好趁这个机会,买些肉食回来,缓解现在咱们的危机。”
李辰道。
“你就说怎么干吧,我这边全力支持,你想咋整就咋整!并且,我相信,王爷和郡主那边,肯定也是全力支持的,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明着派来两千部队好像是在看着你,实际上是把孙万江他们派过来了?
这就是为了保护这里的安宁的,起码咱们是心知肚明的。
并且,咱们是为老百姓做事的,问心无愧,就算那些兵马真的是来看着你的,又有什么关系?难道咱们为老百姓做事也错了?”
楚青松笑道。
看着楚青松,李辰心下间暗自长叹,“无论哪个时代,如果这样的人多一些,再多一些,岂不是苍生幸事?”
“楚大哥,我初步的计划是,干脆,将平阳县城所有的城墙都直接扒掉算了,反正这城墙有等于无,只能防贼,防不了兵马,一攻就破,还不如新建城墙呢。
况且,现在周围还有大批军队驻扎,有什么贼人敢来咱们平阳县?
然后,咱们开始拓展城市建设,建新房子,建完之后,或租或卖给那些流民。
不过,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是平阳县替玉龙河收纳大部分流民了。
我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太地道?”
李辰转头看着楚青松,有些不太好意思地道。
“玉龙河和平阳县城,已经是一体同身、连气同枝、不分彼此了,兄弟,你说这话,未免有些拿哥哥我当外人看了吧?”
楚青松摇头笑道。
“只要哥哥别多想就好,当然,我们玉龙河也会收容流民,但会通过扩大生产的方式收容。”
李辰笑道,接着说了下去,“这样的话,通过基础建设,简单粗暴,直接给流民做工的机会,增加社会就业。
同时,咱们在东侧,开工建设一个工业园区,将我们玉龙河的精盐工坊和布匹工坊直接全都迁出来,就地扩大规模,马工开工。
这样的话,流民白日在园区中做工,晚上回城中休息。
产品向外一卖,再换回粮食,在平阳县城中售卖,包括我现在储存的粮食,也都可以拿出来卖,这样一来,那些流民家家户户都有工可做、有钱可赚,足以能养家糊口了,并且还能促进商品和银钱流通。
同时,还能引来更多的外地客商,搞活咱们当地的经济,也方便咱们的产品卖往寒北各地,赚足银钱。
同时,那两千兵马,带家眷而来,也可以进行开荒种地,在有北雁关托底的情况下,所产出的粮食更能做有益补充。
多管齐下,一年就能大翻身,两年就能大变样,三年就能上台阶,四年五年,绝对能实现一个大发展……”
李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楚青松尽管早已经知道了这个兄弟绝艳惊才,可是现在听了他的想法,依旧是无比震撼。
好半晌,他才缓缓吐出口长气去,向着他一竖大拇指,“兄弟,我啥也不说了,你带头,我就是个干。
哪怕以后我真当上了平阳县令,这里也是你说了算,你想咋整,咱就咋干!”
“楚大哥言重了,我只不过是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贡献一点自己的心力罢了,可不敢真说了算啊,要不然,落在有心人的眼里,我这岂不是存了异心么?”
李辰摆手一笑,却是半真半假道。
“啥同心异心的,我觉得,只要能让老百姓活下去,让老百姓活得更好,就是好心。玉龙河的老百姓为啥那么拥护你?就算世子来了都不鸟?
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