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2 / 2)
一代的爆火让人始料不及,因此艺人和粉丝对公司的归属感不强,也让公司对一代的话语权不够高,给二代最开始的发展埋下隐患。二代通过养成系的标签,加上稳扎稳打的运营,在一批固定受众的前提下,逐步积累粉丝,渐渐扩大知名度,也由于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公司的帮助,因此成员们和粉丝们对公司的态度都比较友善。
综上,经过大思考的明辉娱乐觉得二代的发展才是养成系正统之路。
但二代的运营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改善的部分,比如练习生时期的前期投入太大、后期回本漫长,一直诟病的养成系实力差等等问题,明辉娱乐觉得这些都要在三代得到解决。
前期投入太大?那从练习生时期就开巡演、出周边捞金。
养成系实力差?那就开启竞争模式,末位淘汰,实力差的人没资格出道。
......
等等手段,不一而足。
总之但凡是觉得一二代有所欠缺的部分,都在三代身上‘补’了回来。
很难说这样的‘补’是否正确,因为三代整个练习生时期确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积累了许多粉丝,前期投入在不断的巡演和周边收益下,也有所补足,同时三代出道男团的实力比之一二代也好了不少,一经出道,就收遍鲜花和掌声,远超一二代出道的同期。
但公司也发现了这种模式的弊端,末位淘汰导致练习生流动过大,许多练习生在早期还未完全成长起来时就早早地离开了公司,但他们并不是没有价值,就这么直接放弃难免有些可惜;而留下来的练习生固然拥有实力和人气,但长期人气的加持下,这些练习生心态已经趋于成熟艺人,有了自己的想法,一句话总结,就是不好拿捏。
这可怎么行。
早早被淘汰的练习生们,其实资质也不错,粉丝也还有,与其早早淘汰,不如留着卖卖周边能赚一点是一点。毕竟老师就在那里上课,教一个人是教,教两个人也是教,并不会因为公司淘汰了一名练习生,老师的工资就降低了。不好拿捏的艺人更是有问题,公司如此辛苦地培养、运营,还没见到收益,艺人却不愿意服从安排,那后续的发展怎么办?
于是公司再次大思考,总结出一系列规章制度,在三代男团出道后,公开四代练习生,在四代练习生身上推行他们的成功经验。
此时一代男团成员们在演、音、综等不同领域发展个人事业,二代男团正值当打之年,三代男团刚出道,看起来前途大好,明辉娱乐可谓是星光熠熠。
因此四代练习生企划一经推出,无数孩子的资料就送到了明辉娱乐手上。
明辉娱乐挑挑拣拣,从孩子自己,到孩子父母,再到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势要优中取优,掐出最好的苗子。
由此选出了二十一名练习生进行公开。
历经三代养成系运营,娱乐圈内早就培养出了一批养成系受众,她们实时关注,四代一出,粉丝们也是立刻涌了上来。
按部就班的练习、日常、团综,物料固定发布,但结果却不如明辉娱乐的心意。
明明养成系受众变多,他们推出的新团也很火,为什么四代练习生的数据却并没有比三代同期好?甚至比二代也略有不足?
这分明不合理。
但前期总结的经验不能放弃,后面想要弥补的教训也不能改变,四代硬着头皮继续运营,结果数据一路下滑,最后成团时,四代团也不温不火,完全达不到预期。
后续总结时,明辉娱乐各个运营互相甩锅,最后又总结出了数个全新经验。
1.招募四代练习生时,练习生的条件都过于优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优秀,所以练习生们都十分懂事礼貌克制,在镜头前缺少了‘活人感’,不够吸引人。
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