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朝不回一(2 / 2)
她顿在那儿垂颈,稍作歇息。
额角悄然渗入一丝汗,须臾,连酸痛意也闯着钻入脚踝。
殷素骤然卸力,唯恐加重伤情。
虚拢她臂膀的掌顷刻环上来撑扶,随即便听沈却出声,“快将素舆推来。”
她被小心翼翼地搀扶坐回那方天地。
熟悉至极的温软,熟悉至极的不可动弹。
殷素垂眉压指,忍不住低低叹气,“还是操之过急。”
急不可耐到恨不能顷刻抛离一切,举刀奔马,重回幽州。
“至少比之从前恢复不少。”沈却卸下她臂间拐木,温声宽慰,“日子还长,总不急一时的。”
殷素未吱声,却也如此于心间宽慰自己。
时日尚长,不再是四万万秋。马有可跨坐之日,刀亦有可常悬之时。
她要沉心。
万万要沉下心。
“拿下去罢。”沈却将拐木递出,视线偏转时,忽顿目凝望端坐一旁的雪姑,到底还是嘱咐了一句:“莫叫它再去胡闹。”
“表兄。”殷素牵起淡笑,“同一只猫儿计较什么。”
她微弯身伸手,雪姑便极其乖巧过来,跃至殷素膝间。
殷素垂头逗弄它的脑袋,弯唇道:“雪姑,你多自在自洽,合该无忧无虑地上窜下跳,长作白绒绒的雪球才好。”
“喵呜。”
满屋子听这应答,皆不由笑。
“它可是个最会享福的主,半分苦头都不愿吃的。”
阁外忽闻声响,王夫人踏雪而入。她脸上喜色甚足,显见方才遇着乐事。
“遇之,这对拐木二娘用着可好?”
“儿瞧,尚可。”
殷素抬目朝王代玉告谢,“劳姑母费心,我用着甚好,明儿也要再支着试试。”
王代玉喜色更甚,连连道好,又自堂前坐下,端起云裁方斟好的热茶。
“今儿个你姑父出宅,遇上位旧友,相谈甚欢,要替他在上元谋份清闲差事呢。便是在尊经阁里校对古籍,守守阁楼万书,这既合了你姑父不愿入仕的心,又能叫家中有几分薄资。”
殷素陡闻一愣,连着沈却亦是一惊。
“父亲身困大梁之时,便驳了入开封府的请令,后颍州刺史亲请父亲做州学博士,亦婉拒,如何竟会应下杨吴上元差事?”
“你阿耶看重杨吴,不喜大梁与晋,你又不是不知晓。”王代玉搁了茶盏,撇嘴言:“若非咱们老根生在颍州,大梁与晋国又闹得厉害,你阿耶恐一辈子不再沾官,要在颍州一直耗着呢。”
“现下他肯有这个心思,乃是好事。”王代玉望向沈却,目中攀上些愁絮,“不然,你阿耶也要拘着你一辈子。”
“遇之,既然他肯松了杨吴这道口,你不妨也试试,去做想行之事。”
她知晓亲子心绪,也痛心丈夫旧疾,可如今一家子脱了苦海,落脚处安稳,便也该朝前望。
幼时几卷圣贤书烂熟于心,听着他父亲鸿鹄壮志而长,又有哪位少年人,肯隐隐于世,做位槛外人。
“杨吴民风淳朴,上与大梁淮水相隔,下处旁国又不敌他强劲富庶,倒为稳富之地,况校对古籍难卷入些虎穴狼窝,乃是个清净差位。”
殷素虽慢慢出声,心却还落于沈却与王夫人相对的前话。
她忆起些旧事。
与沈却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