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茶肆2(1 / 2)

加入书签

谢无痕急忙起身让吴生去查这个“德顺”,冷不丁与突然进屋的刘祈年迎面相遇。

刘祈年,大理寺卿,也即谢无痕的上峰。

刘祈年吩咐:“我来接手这桩案子,你去忙别的吧。”

谢无痕:“……”

刘祈年一脸无奈:“你别用这种眼神看我,这可是皇上的口谕。”

谢无痕试图解释:“大人,你再给我几日时间,我定能找到凶手。”

刘祈年夺过他手里的市券,笑了笑:“我也想给你时间找到凶手,可是没用啊,皇上都说了,即刻让你从大理寺的繁杂事务里脱身,他有更重要的差事交给你。”

他说着扫了几眼手里的市券,语带不屑:“这不过就是个商贾被杀案,哪里比得上皇上的事要紧。”

谢无痕不想再争辩,抱拳施一礼后转身走出了公房。

刚行至门口,便见前来传旨的赵富,“谢大人,皇上传您进宫。”

他试探问:“皇上可是有什么急事?”

赵富笑了笑:“也不是啥急事,许是又得了新茶,想叫谢大人去未央殿品一品呢。”

谢无痕不禁疑惑:“仅仅只是品茶?”

若仅是品茶,又何须让他从“繁杂事务”里脱身?

赵富压低声音:“老奴估计还是多福娘娘那件事,皇上似等得越来越急了,昨个儿梦里都在叫娘娘的名字呢。”

他深吸一口气,已是心中有数。

道了声“多谢”后,随赵富坐上了进宫的轿辇。

未央殿里,皇帝刚煮好茶,便见谢无痕提步入殿。

他笑了笑:“正好赶上这一口,快来品一品朕新得的茶。”

谢无痕躬身行礼,随后便坐到皇帝下首的位置。

皇上亲自为他斟茶,他随即细品了两口。

“味道如何?”皇帝问。

“清新的甜味里带着微苦,好茶。”

“你看看,还是子谕厉害,随便饮两口便能精准地说出滋味来,比赵富这老东西强多了。”

赵富哈着腰陪着笑脸:“老奴哪能与谢大人相比,谢大人乃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老奴不过就是个卑贱如泥的奴才。”

皇帝朝他扬了扬手,“都先退下吧。”

赵富垂首应“是”,领着一群宫人退下了。

皇帝挑眉,吐了口浊气,“昨日朕召见了二皇子,这茶便是他送来的。”顿了顿,又说:“倒是让他费心了。”

谢无痕附和:“据说二皇子此次赈灾凡事亲力亲为,安顿了不少饥民,颇得当地百姓感念。”

皇帝“嗤笑”一声,拍了拍宝座的扶手,“盯上朕这把龙椅的人,哪个又会是省油的灯?”

谢无痕一顿,不敢接话了。

皇帝饮了几口茶水,自顾自说下去:“不过好在灾情算是稳住了,于国于民皆是幸事。”

谢无痕答:“皇上英明神武,万民归心,梁国必将迎来又一个太平盛世。”

“子谕也开始在朕面前说这些套话了?”

“臣不敢。”

皇帝叹了口气,目光深沉地看着他:“朕如今年纪大了,时间也不多了,心里唯一遗憾的事,便是没能找到多福。”

谢无痕伏身跪地:“是臣无能。”

“平身吧,无须这些虚礼。”

谢无痕道了声“多谢皇上”,随即起身坐回原位。

皇帝提起茶壶给他满上茶水:“朕已跟刘祈年吩咐过,不得将你拘在大理寺繁杂的事务里,须得让你腾出手来专心办朕的差事。”

他回:“刘大人已与臣说过。”

皇帝“恩”了一声,问:“这些时日事情可有进展?”

“回皇上,有些许进展,那位叫顺子的太监出宫后并未回老家,所以未能从抚州找到相关线索,但臣又想到,多福娘娘的茶艺精妙绝伦炉火纯青,入宫前必曾师从高人,故尔,臣现下正在寻找二十年前的茶道高手,或许能从中找到关于娘娘的线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