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88戚仲威兵败(2 / 2)
柳昭隐:“狗骗你。”
行香子:“你若骗我,我就缠着你打一辈子,让你一刻也不得闲!”
柳昭隐:“怕了怕了,你快去吧。”
行香子从不出卖自己的主顾,在他看来,杀掉不算是出卖,他可没有全世界地宣扬安王买凶杀人的事。
把造反这么大的事,寄托在他这个穷凶极恶的人身上,安王真是病急乱投医。
萧允琛以为行香子收了他的钱,就高枕无忧了,万万没想到他会死在行香子的手上,他高看了行香子的道德底线,但是他没机会后悔了。
不急着除掉萧鹤川而请行香子掺和的话,萧允琛说不定还有赢的可能,但是他死了,戚仲威的心情好复杂,他们拥护的皇帝的人选死了。
可是反已经造了,阵仗摆得这么大,庄?应该已经攻入皇宫,挟持了康庆帝,马上就要开东昌门了,现在投降,康庆帝会饶了他们吗?
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将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父亲的求情或许可以保下他,但他们最常用的手段,便是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让对他忠心耿耿的人去做替罪羊。
戚仲威不想这样,所以这场仗他必须赢,赢了以后自己做皇帝,将士们的财富和地位,都由他来给。
戚仲威拼命地想打赢这场仗,但是庄?早已弃暗投明,眼看京卫营处于劣势,康庆帝便命庄?从后方包抄戚仲威,和陆安邦前后夹击。
解决了萧允琛以后,行香子偷偷摸摸地回到了东石街,等战争结束以后,柳昭隐会教他内景核爆炸。
柳昭隐抽出空来,和萧鹤川一起对付戚仲威。
戚仲威算是柳昭隐遇到的比较难缠的对手,与行香子的打斗又消耗了太多内力,所以柳昭隐和萧鹤川都受了伤,好在庄?的援军及时赶到,戚仲威终是败了。
来之前,庄?还担心将士们会因为想家,而无法专心作战呢,但是士兵们的斗志,史无前例得高昂。
因为娘亲们说了,他们剿灭了反贼,立了功,朝廷体恤他们,才一路小心护送着,安排家人与他们见面。
娘亲们还说了,捷报传到家乡的时候,她们可骄傲了,可是剿灭上一波反贼的军队并不是他们。
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但那不重要了,他们都想亲自上阵,真的杀上几个反贼,把真正的军功传回家乡,不用将领摇旗呐喊什么忠君的口号,他们全都充满了斗志。
这场战争总共持续了两个时辰,萧允琛和戚仲威打的就是造反的旗号,所以康庆帝比较好善后。
除了康庆帝明令要保住的戚坤以外,镇远军所有不肯投降的将领,在战场上就地诛杀,活捉比较麻烦,不如死在刀剑无眼的战场上。
庄?立了功,顶替了戚仲威的位置,军中诸位将士也都论功行赏,该升职的升职,该领钱的领钱。
塞北不能无人镇守,整顿好以后,庄?便带领着大军,回到了塞北。
京卫营损失了四万人,镇远军损失了两万人,两场造反,让康庆帝共计收回了四十万大军的军权。
军队重新组编以后,庄?带回塞北二十五万人,剩余十五万人全部收入京卫营,以保卫京城的安全。
戚叔铎带了二十万大军入京,漠北还有十万士兵未动,加上戚容带去西南的二十万人,戚容能掌握的军队从八十万,变成了三十万。
西南战事已平,戚容计划带着二十万大军回漠北,也听说了戚仲威兵败身亡的消息。
从前,他不想跟康庆帝撕破脸,可是如今,康庆帝收回了部分兵权,戚容更加没了优势。
戚坤也参与了造反,但是康庆帝并未追究他的责任,说是念在戚容和戚伯言为国效忠的份上,绕他一次。
造反这么大的罪过都能饶恕,康庆帝已经很给戚容面子了。
戚容心里憋着一口气,又给萧鹤川和柳昭隐记了一笔,好在太子还是萧书君,为今之计,只有尽快让康庆帝驾崩,才能维持住局面。
如何让康庆帝驾崩,戚容要跟魏妃好好地商议,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第一场战争,因为有柳昭隐这匹黑马,赢得还算轻松,所以第二场战争爆发的时候,萧司明便主动请缨,说他也想尽一份力。
不成想柳昭隐被行香子缠住,脱身不得,前半场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萧司明早早地就负了伤,被护卫们护送回了王府,功劳没捡着,还受了伤,萧司明憋屈死了。
第二场战争爆发的时候,虽然敌军数量更加庞大,但是包括康庆帝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像第一场战争那样紧张。
刀剑无眼,萧鸿意就没想着去捡功劳,而是悠闲地待在府中,听手下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