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3083戚叔铎造反(2 / 2)

加入书签

本来,呈送完捷报,领完康庆帝的嘉奖以后,戚临就要回西南的,但是魏天明去世,他便留下来参加了魏天明的葬礼,也与戚坤畅聊了几日。

魏天明去世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康,京中之人对此没有起疑,但戚家听到的消息却是,襄王萧鹤川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先是利用太子除掉了颖妃,紧接着便刺杀魏妃。

襄王刺杀魏妃未果,太子要求康庆帝惩处襄王,康庆帝却被襄王蒙蔽,反将太子幽禁,为了彻底扳倒太子,襄王竟然残忍杀害丞相。

戚叔铎与萧书君交好,萧书君被废,他非常不悦,他主张带着大军清君侧,铲除奸佞,拥护太子。

戚叔铎给戚容修书一封,想问问他爹的意见,可是戚容的回信被萧允琛的探子调换了。

除了这封假回信,还有萧允琛伪造的萧书君的信,字里行间都在叫戚叔铎反。

他早就想反了,只是一直被戚容压着,他实在不明白,维持这种表面上的平衡到底有什么用。

他们明明不把康庆帝放在眼里,可是碍于身份,吃穿用度处处都低人一等,兵权在手,为什么还这么憋屈?

再加上萧允琛安插在军中的人,不停地煽风点火,为萧书君喊冤,最终,戚叔铎带领着二十万大军,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逼近了京城。

戚叔铎要求康庆帝处死萧鹤川,复萧书君太子之位,封魏妃为皇后以示安抚,康庆帝通通回绝了,戚叔铎便喊着陛下被蒙蔽的口号,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攻入了京城。

京卫营只有五万人,陆安邦正在顽强抵抗,萧言澈和萧祁晏年纪小,康庆帝叫他们安分待着,萧鹤川和萧承泽带着各自的护卫在抗敌。

萧司明和萧鸿意在府中待命,如果戚叔铎造反成功,那还争什么?他们什么都不是了,只是目前的形势,暂时不需要他们上战场。

禁卫军守着皇宫和康庆帝,萧靖安被康庆帝叫进了宫,皇宫是最后一道防线,萧允琛说,他已经派人给戚仲威送了信,戚仲威在塞北,急行军不出三日便可到达京城。

康庆帝痛心疾首道:“朕本以为,你大哥只是愚钝了些,是因为太过于孝顺,所以才会乱了方寸,朕本想让他静思已过,好让他稳重一些,考虑周全一些,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竟然敢叫戚叔铎造反。”

萧允琛:“大哥向来以母亲为尊,母亲遇刺,大哥关心则乱,只是可怜了五弟,无辜被牵扯进来。”

康庆帝宁愿与戚家兵戎相见,也不愿意舍弃萧鹤川,说明萧鹤川在康庆帝的心中颇有分量。

不过萧允琛现在最主要目的是除掉萧书君,好让魏家和戚家只能支持他一人,所以他就帮着萧鹤川说了一句。

康庆帝:“戚仲威与戚叔铎是亲兄弟,不知他会不会临阵倒戈。”

萧允琛:“父皇安心,镇远将军(戚仲威)一脉,向来是忠君的。”

萧允琛会演,康庆帝也会。

京外。

平谷关。

尽管萧鹤川叫他待在府里,但柳昭隐还是偷偷地跑了出来,他还是第一次见识到真正的战争。

他再一次觉得行香子说得对,世界是强者的游戏,眼下这场战争,便是萧允琛和康庆帝的游戏。

萧允琛要做太子,他熟知萧书君的品性,便叫人刺伤了魏妃,并栽赃给萧鹤川,康庆帝不想舍弃萧鹤川,就只能惩处萧书君。

外祖父的声望再大,不支持他又有什么用呢?舍弃掉,反而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萧允琛还熟知戚家诸位将军的品性和选择,对大军的部署也十分了解,利用萧书君的冤屈,煽动戚叔铎造反,对萧允琛来说,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容易。

康庆帝要收回兵权,所以他猜到了萧允琛的计划,却没有阻止,而是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