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8068张家账本有疑(2 / 2)

加入书签

萧鹤川:“你要是真有这份心,帮我整理整理卷宗也是好的。”

“五哥~,”萧靖安缠着萧鹤川:“去我府里吃早饭吧,王伯一大早就去山上采芦笋了,一定特别鲜。”

萧鹤川笑着说:“好啊。”

远山县的事尘埃落定以后,康庆帝给各位皇子封了王,为了节省开支,没有举办任何仪式,只是颁了一道圣旨,分别嘱咐了几句。

萧司明被封为贤王,萧允琛为安王,萧鸿意为楚王,萧鹤川是意料之中的襄王,萧靖安为晋王,其余皇子尚且年幼,日后另行加封。

封号代表着康庆帝对各位皇子的期许,有人觉得讽刺,有人觉得明了,一时间,朝堂上下议论纷纷。

*

萧鹤川在归云崖找到了林信的尸骨,其状悲惨不可言说,但确实与张瑾的伤势不同。萧鹤川把林信葬在了林家的祖坟,康庆帝办了一场法事祭奠恩师,超度死者亡魂。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就连一向强势的魏家也消停了下来,魏戚阵营与康庆帝,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圣旨虽然是康庆帝下的,但却是萧书君提的建议,也是萧书君带兵去的,他满心欢喜又迫不及待的样子,大臣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不少人都在心里质疑,萧书君是否具备帝王之德,但表面上都对他更加尊敬了,这种微妙的别扭感,萧书君毫无察觉,还以为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一些威望。

连根拔除了颖妃,魏戚阵营颇为痛快,但是他们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开始反思这件事有没有做的不妥当的地方。

但魏家到底是高傲的,他们很快就觉得无所谓,就算真有不妥当的地方,也无所谓的。

近来,魏天明和魏妃总是告诫萧书君,做了太子更要谨言慎行,一举一动都不能出错,萧书君觉得他安分得很,什么出格的事都没干。

这天,萧书君把萧鹤川叫到他的府里,问道:“妖物有线索了吗?”

萧鹤川:“回太子殿下,还没有。”

萧书君:“这么久了还没有?你老实告诉本宫,张瑾到底是怎么死的?还有镇远镖局的康仕德。”

萧鹤川:“张瑾是吃了隔夜的木耳,中毒死的,死之前痛苦难耐,不断挣扎,围观的百姓不知真相,所以传闻才会越来越夸张,康仕德中了一种叫封息的毒,镖局里的二当家范成想要上位,所以杀了他。”

萧书君:“封息?”

萧鹤川:“其实就是假死药,只是药效强烈,所以变成了真死。”

萧书君想了想,说:“隔夜的木耳会不会是张瑾的夫人让他吃的?若真是后厨不小心,那中毒的应该不止张瑾一人,本宫查抄张家的时候,张家所有人都在,只有张瑾的夫人穆珈音不见了踪影。”

“不可能有人给她透露消息,她如果知道了消息,不会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带走,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穆珈音在私会情郎,恰好不在府中,所以才逃过一劫。”

“穆珈音既然与张瑾感情不睦,还有一个牵肠挂肚的情郎,那就不用担心她心存怨念,跑就跑了吧,妇人而已,掀不起什么风浪。”

萧鹤川的心情从,慌没编好怎么办?萧书君还是有点东西的,浅显的疑点还是能发现的,到没事,就说木耳昂贵,张瑾只准自己吃。

再到什么?好歹是张家的少夫人,这就不查了?不查的理由竟然是他觉得穆珈音不会心存怨念?

断案最忌讳把经验当成唯一的假设,为什么一定不会有人给穆珈音传递消息?为什么她知道了消息就一定会带走孩子?真相水落石出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萧鹤川:“太子殿下英明。”

萧书君:“从张家和贺家抄了好些银子,你手头的案子要是不急,就先放一放,与本宫一同整理,有你在,父皇总是更放心一些。”

萧鹤川:“为父皇,为太子殿下效劳,是臣的本分,只是,殿下从青州回京,一路上可还平安?”

萧书君嗤笑了一声,说:“自然平安了,本宫可是带了两千御林军呢,还有人敢行刺不成?”

萧鹤川:“是臣弟多虑了。”

萧书君:“妖物的事,要是有了线索,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本宫。”

萧鹤川:“是。”

*

萧鹤川离开太子府的时候,恰好碰上了萧司明,在看见萧鹤川的一瞬间,萧司明突然灵光一闪。

他利用出身,毒杀并污蔑萧鹤川一事,除了他和康庆帝,就只有萧鹤川一个人知道,那么能利用这件事给他使绊子的人,就只有萧鹤川。

萧鹤川与颖妃多年的母子情谊,在萧书君成为太子以后,竟然这么快就利用萧书君,彻底除掉了颖妃,那么下一个,会是自己吗?

萧司明从未听说过萧书君在调查颖妃,也不信他有这么大的本事,他但凡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