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035科举舞弊案(2 / 2)

加入书签

今天,盯着柳昭隐的人不只有行香子,还有萧鹤川。

处理完各种各样的情报,给属下安排好新的任务,萧鹤川便想与江昭隐探讨一下,健康的人突然变残废的事情。

萧鹤川已经从赵奇口中知道了行念微的身份,几天不见,江昭隐家多了好多人,地窖两个,树上一个,后院四个。

除去关于江昭隐的事,赵奇还搜罗了一些京中的局势,其中包括科举舞弊一事。

每年会试,远山县考中进士的举子都有五成之多,可是今年,有三百多位远山县的举子落榜,落榜考生对成绩有疑,他们选了十三位代表击鼓鸣冤。

除了礼部官员,今年的主考官新增了萧司明和萧允琛两位皇子,为了避嫌,萧允琛提议让其他人复查,可康庆帝还是把这件事交给了他们两个。

三千多份试卷,萧司明和萧允琛各查一半,萧司明把落榜生的试卷拿出来,一一解释。

按照规则,卷面有损的,不论内容如何,通通不与录取。

有被汗渍污了字迹的,其实是萧司明收卷以后滴上去的,有被胳膊蹭到,字迹花了的,也是萧司明搞的,甚至有墨汁滴上去的,当然也是萧司明搞的。

前两种情况,考试时很容易忽视,考生自己也记不清楚他们到底有没有流汗,有没有蹭花试卷,如今真凭实据地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只能自认倒霉。

因为不止他们县,其他地方的考生也有因此而落榜的,可是最后一种情况,他们坚决不认,谁会刮不干净墨汁就急着写字呢?一定是有人陷害他们。

“你们几个用的都是徽墨,这滴墨汁,也是徽墨,”萧司明让他们自己辨,不同材质的墨,颜色和味道区别很大,经常用墨的人一下就能分辨出来。

萧司明:“徽墨是远山县的特产,其他州县的考生用的都是油烟墨或者漆烟墨,今年,远山县上贡的徽墨只有五方。”

“这五方徽墨,全在陛下那里,分给皇子和后宫娘娘的,都是松烟墨,内务府的账本在此,有疑者,可以上前查看。”

萧司明说着,还真有人要查内务府的账,萧司明没有拦着,但是他们也不敢乱翻,只能看到今年对徽墨的分配情况。

萧司明:“你们说试卷上的墨汁,是有人设计陷害,难道陷害你们的人,是陛下吗?”

会试前一天晚上,康庆帝突然在私下里赏了萧司明一块快用完的徽墨,康庆帝什么都没有说,意思只能萧司明自己猜。

萧司明根据往年的记录,发现远山县的考生卷面有损的情况,每年都比其他州县的考生多。

他大胆地猜测,康庆帝是有意在控制远山县籍的官员数量,所以才有了一系列操作。

徽墨是私下赏的,无人证,本就一小块了,萧司明一番操作用了个精光,物证也没了。

康庆帝自己不想干的事,萧司明帮他干了,顺便满足一下自己的小心思,也不为过。

所以不止远山县的考生,还有几位魏天明的门生,他们的试卷也被萧司明滴了汗渍。

这样的手段当然不能多用,萧司明只用在了答得好的试卷上,答得差的本就考不上。

萧司明同样把那些试卷拿了出来,请了几位同是远山县的考上的学生,让他们自己评。

一些明知道自己考得不好,还想蹭公道的考生,尤其是那些题都没答完的,都羞得抬不起头来,这部分考生被判聚众闹事,十年之内不能参加科考。

十年不多不少,康庆帝表示,这样的判决他很满意。

这些都是小意思,除了自己负责的考场,萧司明和萧允琛还要复查其他考场,这一查,便查出了百十张雷同的试卷。

有人向他们透题,还指导了他们,所以答案才会雷同,康庆帝大怒,下令彻查此案,可康庆帝本人,就是透题人之一。

同样的徽墨,康庆帝也赏了萧允琛一块,他也猜到了,康庆帝想削减远山县官员的数量。

远山县才子辈出,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