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爱(1 / 2)
民间有传言称,太后当年实为匪窝千金,在河边捡到龙凤之姿的天潢贵胄一时欣喜,也不管这人是谁,径直把人绑着堵上嘴在山寨里拜堂成亲。
木已成舟,先帝不得不将她带回宫。
佐证便是太后的娘家曾是土匪出身,父兄被朝廷招安后骁勇善战,几十年来战功赫赫,一直镇守西南。
丹红今日得见太后,莫名觉得,这民间传言或许有几分可信。
.
女史回到长乐宫时,太后正蹲在树下侍弄她那棵海棠。
她扫了眼女史,随口问:“人已经送出去了?”
女史答:“是。娘娘若舍不得丹姑娘,不如召她在宫中常住。”
太后扶着腰站起来,女史赶忙上前搀扶。
她也不再劝太后将这些活交给下人。
即便入宫为妃,太后娘娘依旧是闲不下来的性子,她学不来琴棋书画,年轻时就在宫里种花养鱼、喂鸡遛狗,几十年过去,那些叽叽喳喳的老朋友皆已作古,她便只能照顾这些无声的旧友。
太后笑着说:“总是待在宫里,就不可爱了。”
她仰头看着枝繁叶茂的海棠花树,依旧明亮的眸子里满是追思。
爹娘皆葬在故乡。
她已记不清自己离乡多少年。
不过,虽然常常怀念故土,但太后娘娘这些年其实并没有多少感怀伤秋的时候。
她爱这皇宫里的清风明月、花鸟鱼虫,甚至喜欢那些勾心斗角的妃嫔。
他们都生动得可爱。
但她独独不爱曾视若珍宝的夫婿。
.
莫都已经入夜,北州天色尚明。
穿着常服的老将军一身风尘仆仆,径直闯入帐中:“快让我瞧瞧,你那位新晋的常胜将军!”
正与左右商议战略的李怀瑾立刻停下议事,起身相迎:“小舅公来得好快。一路舟车劳顿,怎么不先歇一歇。”
老将军扯着嗓子道:“你将我赚到北地来,总不是为了让我喝茶睡觉、后方督战的吧!”
生如洪钟,炸得人耳朵疼。
门口的小兵都忍不住悄然偏头揉了揉耳根。
就站在老将军身侧的李怀瑾面不改色,笑道:“自然是有要事倚仗舅公。”
他走到桌上平铺的地图边:“这一仗,还需身经百战的舅公指点。”
老将军曾是家中幼子,年轻时在北州戍守历练了十年,期间与鞑子交手上百次,对这些外夷了如指掌。
他不论地位还是经验,于在场众人中都是独一档的。
即便当众打断李怀瑾的部署规划,李怀瑾也依旧笑着,按老将军所言进行商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李怀瑾虽得王槊首战告捷,可到底初出茅庐,强龙难压地头蛇,北州的将士毫无斗志,议事时总言偏安一隅的话,他威信不足,屡禁不止。
老将军到场就不同了。
谁敢言退,他一个眼刀子剐过去,接着连珠诘问,逼得人讷讷不已,再不敢触这位国舅公的霉头。
是以今日的会议,是李怀瑾这两个月来开过最畅快的一场会。
部署暂定后,帐中大将陆陆续续离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