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师生(2 / 2)
直到一阵“咄咄”声传来。
茅屋门前的竹帘边探出一只衰老干瘦的手。
但五指修长,骨节突出,稳当又有力。
方夫人猛地一颤,继而三步并两步冲过去,扑到阶前,再不见淑女风度,倒像个在外受了委屈的小女孩倦鸟归巢。
“阿翁!”她跪倒在门前,眼中含泪望向老者。
“这是作甚?”老人沙哑的声音带着笑意,“昔日囡儿已亭亭玉立,再撒娇也无饴糖咯。”
话音刚落,方夫人更是泪如雨下。
老者伸出两臂,搭在方夫人肩头,宽大的袖袍似两扇厚实的羽翼,紧紧包覆着雏鸟。
狼狈的哭声半点都不会泄露出。
祖孙二人一番喁喁叙旧后,方老先生扶起伏在地上的方夫人,平静沉寂的目光投向阶下两位年轻女郎。
他的视线却没径直看向位于前边一点的顾衡卷,反倒是先从落后她半步的丹红身上扫过。
那一刹那,丹红有种被老辣的猎手盯住的如芒在背感。
不过这道犀利的目光很快掠过她,如春风化雨般落在顾衡卷身上。
顾衡卷近前行礼:“晚辈衡卷,请曾外祖父安好。”
方老先生问:“可有取字?”
顾衡卷点头答:“母亲为我取小字警舒。”
“警舒?”方老先生看向方夫人,笑容不改,“是个好字。”
方夫人却低下头,神情怆然。
衡者,牛角上缚横木,以作警防。
她只觉得自己给女儿取的名与字都不好,横木卷曲,又怎么防范得住飞来横祸?
方老先生闲问顾衡卷几句常见经史。
虽经历坎坷,但这一问一答的流程带来的熟悉感还是瞬间叫顾衡卷寒毛直立,打起十二分精神谨慎对答。
她口齿流利,回答的内容扎扎实实,中规中矩。
见方老先生笑着点点头,顾衡卷终于长舒口气,浮现出一点劫后余生的喜悦。
就在这时,方夫人执起丹红的手,看向方老先生:“阿翁,我这侍女跟随我多年,而今二十有一,还尚未取字,不如阿翁行行好,为她取个表字吧。”
他们这样的书香世家,不像会丹红那般任性随意。
取字,皆是由尊亲师长来取。
方夫人言下之意,是想叫方老先生做丹红的老师。
这话也非是请方老先生教导丹红,而是要为丹红谋一个更好的出身,不再为寻常婢子。
丹红惊讶地看向方夫人,像是根本没想到她会在方老先生面前说这样的话。
相较而言,方老先生的神情倒是平静得多。
他看着丹红,依旧是笑眯眯的模样,和蔼地问:“这位小友是?”
方夫人截过话头,先一步道:“丹姓,单名一个红字,是茂明丹家的后人。”
这是李怀瑾告诉她的。
事实上,早在北州,李怀瑾就暗示过她毋使旁人知晓丹书达流落北州的后裔与她府上婢女是同一人。
方夫人也不想丹红遭受非议,在外人面前绝口不提此事。
只是丹红昨日那一番言论戳到她心头上。
方夫人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