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烟散(1 / 2)

加入书签

万幸丹红眼明手快拦了一把,否则刘三他娘这一扑,铁定要把老太太撞倒。

被拦下的妇人虽然哭天抢地的,眼神却觑着刘珠的拐棍。

她从丹红的态度里断定老太太只是个纸扎的老虎。

于是妇人哭诉道:“大姐,王槊不在,咱们三儿日日孝敬在你身前。他就是真撞见什么不该看的事情,都是一家人,也不会在外边乱说,你何苦纵你这心黑的儿媳妇诬陷我们三儿?那大牢是人能待的地方吗?你这是要我们一家子的命啊!”

丹红无父无母,和王槊突然成亲,这不过几个月,王槊就出远门,独留她一个在家。

偏偏她还不是安分在家伺候婆母的人。

谣言都传到邻近的几个村上。

妇人就不信刘珠不介意这些事!

可她话音落下,刘珠还偏就面不改色,只板着张脸道:“三儿做了什么事,他自己清楚。人是被官衙带走的,咱们这儿谁有那本事使唤得动衙门老爷,大可站出来说说是什么样的能耐。”

没人有这个能耐。

刘三被抓也有些时候,官府那边的衙役给他家里人透了风,说他是勾结鞑子,还将刘三家里的毡子、柴刀收走,又打刘三屋里搜到两枚制式奇怪的银锭子,绝非官府铸造。

不论是私铸,还是从鞑子那得到的,都是死路一条。

妇人早知道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可她断不能大义灭亲,就这么放自己唯一的儿子上走死路。

思来想去,也就王槊家或许有法子救刘三。

但绝不能承认刘三被抓的实情

这可是受万人唾弃的事。

好在除了官府的人,也就他们家里人知道确凿的讯息,只要将这件事咬死是诬陷,求老太太帮帮忙,说不准就有转机。

她那儿子不是打鞑子出名的吗?

要叫人钉死刘三通敌的罪名,都是一家人,她儿子的前途也得毁。

那伙鞑子被赶跑时,丹红、王槊、刘三当时全在,只要丹红出面证明刘三没有通敌,只要老太太为了家里人,让丹红出面……

已经审出来的口供什么,那不都是衙门屈打成招吗?

妇人魔怔了一般持着这样的念头。

她哭着,车轱辘话来回倒腾,竭力要将王家与他们绑到一块,其他话全然不听。

刘珠叹了口气,眼皮子垂下来,板着脸困倦又无情地说:“兄弟媳妇,你有没有问过你家三儿,他大姑脑门子上的伤从哪儿来的?”

妇人像被掐住脖子般哑了一瞬。

只是她很快恢复过来,照旧充耳不闻地哭诉。

刘珠从她躲闪的态度里明白了什么,她抬起眼皮,混沌的瞳子此时乍然迸发出慑人的寒光:“有些事儿,我这个做大姑的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你别逼我把事情嚷嚷出来。到时候王槊回来得跟你家拼命。”

她能一个人将王槊拉扯大,绝不是任人搓圆捏扁的角色。

妇人一噎,心里那个隐隐的猜测落地,更是绝望。

可她不能放手。

她的三个孩子,头两个没来由病一场就没了,第三个捧在手心里养到这么大,眼见着要娶媳妇,她要是放手,后半生还有什么指望?

在空前的无望中,妇人脑海中猛地划过一道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