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我出师啦(2 / 2)
突然被夸奖,迟了了嘻嘻一笑,埋头又吸了一大口果汁。
下一秒,她动作又倏地一滞:“哦对了,另外还有个事情,我没太想明白。”
“怎么?”
迟了了将杯子放在一旁,给她讲述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听完她的话,女人思忖片刻,说:“他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迟了了歪歪头,没太明白。
“没错,人们通常会对某件事情的发生和结果寻根溯源,以期找到导致事情成功或者失败的根本原因,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而这时候,就容易形成偏差。”女人说。
“归因偏差有很多种情况,其中有一种,叫做‘过度内归因’,适当的内归因,可以表现为勇于担当、有责任心。而你这位邻居,则将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背负在自己身上,属于过度内归因。”
“过度,内归因?”迟了了感觉自己似乎明白了一些,又问,“那怎么调整过来呢?”
女人笑:“你没发现吗,你已经帮他调整过来了。”
“啊?”
“他的过度内归因,是将他外婆意外的发生归咎于自己没有及时回国,而你对他的开解,则恰恰属于相应的一种解法,在专业领域,叫做‘外部归因调整’。”顿了下,她又说,“其实,你对他说的话,和当年你妈妈对你说的,有一样的效果。”
迟了了一下子怔住了,惊愕地看着她。
“过度内归因的人,其实很多时候也怀有一种隐蔽的自救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原谅,渴望有人能站出来,客观地告诉他们不是自己的错。但更多的,他们又觉得自己犯了错,不应该被原谅,在这样自责的同时,心底对原谅的隐蔽渴望又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罪恶感,于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这时候,你的那些话,就是他一直需要的原谅。”
“那我妈妈那个时候,也是……”迟了了喃喃道。
“对,”女人温柔地看着她。
迟了了怔怔地看着手里已经被自己咬扁的吸管,慢慢发起了呆。
女人没有打扰她,端起咖啡,又喝了一口。
……
柜台前,闯闯刚给客人点完单,就见两人并肩往这边走来。
来到近前,女人朝她笑了笑:“谢谢你的咖啡,很好喝。”
“现在要走了吗?”闯闯问。
“对,我在附近参加研讨会,不能久留,以后有机会再来。”
“那,路上小心。”
女人点点头,又朝后面看过来的阿葱笑了一下,然后抬手揉了揉迟了了的脑袋,转身走了出去。
看着女人出了咖啡店,走向路边停着的一辆白色汽车,然后汽车慢慢驶离,闯闯这才收回目光,垂眸看向一旁正不安分地拨弄着杯套盒的迟了了。
“聊的怎么样?”她拿起刚刚已经擦干净的杯子又擦了起来,仿若漫不经心地问了句。
“嗯?”迟了了抬起头,笑眯眯的,“很好呀!哦对了闯闯,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闯闯刚松下的一口气又提了起来。
“我出师啦!”
“……”
看着眼前这个好像无忧无虑的臭丫头,这一刻,闯闯竟然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还是无语。
-
迟了了提出的“点睛”这个名字,获得了周默和祝赫的一致认可,而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