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采叶(1 / 2)

加入书签

中元节放完河灯后,舒窃告诉崇宁四周视察的暗卫撤了一大半。

崇宁不是没察觉史之尧派人盯着她。

舒窃笑道:“殿下按兵不动,驸马疑心便消了。”

“我怎么感觉是他心软了?”崇宁自言自语。

放河灯时她神色感伤,他就搂她入怀轻轻哄着。当初夜观白骨后亦是这般缱绻。

“对了,温亭书那般怎么样了?”

舒窃道:“昨夜他自投罗网,如今还未出醉仙楼。殿下放心,阿沁做事稳妥,那厮必死无疑。”

“如此便好。”崇宁甜甜地笑道。

“过几日暗卫必会尽数撤走,你抽空去醉仙楼让阿沁查查芙蓉教。”

舒窃奇道:“殿下怎么关心起这茬了?”

崇宁讳莫如深:“坊间传闻芙蓉教作乱已有十年。”

而十年前,便是舅舅和母亲殉难之时。

她只是初步猜测,未和舒窃细说。

“温亭书还有几日活头?”

舒窃嘻嘻笑道:“明后两日必死。”

崇宁兴奋道:“本宫要去醉仙楼亲自一观。”

她回回害人,都会去现场欣赏,这次也不想错过好戏。

“不知小姑在宫中可好。”

崇宁又给梁太后写信,托祖母多多关照慧妃。

今日无事原可以看望史颖,但重获自由后她不愿再踏入深宫。更何况如今后宫充盈,腌?暗昧之事只会多不会少。

皇兄虽宠她,却不愿前朝后宫瓜葛。她身为定远侯府的人,频繁看望慧妃必遭人猜度。

况且史颖独来独往惯了,如今独居千秋殿亦乐得清静。

歇晌后,她在窗前一边哼曲一边做着绣活。

“今日德妃邀宫中妃嫔西苑听戏,娘娘不如去凑凑热闹,总一个人闷着难免受人非议。”侍女碧瑶提醒道。

碧瑶是史颖从侯府带来的丫头,稳重又忠心。

史颖无奈道:“我知你是为我好,可我不喜欢和不熟的人假装热络。”

她进宫后只去过一次赏花宴,席间如坐针毡。自那以后她再也没出过千秋殿。

“若陛下无旨,平日各宫嫔妃的聚会能推就推。”她道。

碧瑶关切道:“陛下还未召幸过娘娘,不如多出去露脸,如此博个好名声,方便日后承恩啊。”

史颖笑道:“后宫佳丽三千,哪个不想承袭陛下雨露。我为人大度,我和她们争抢。”

碧瑶:“……”

史颖继续做绣活。进宫后能得到丧偶般的清净生活,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翌日午后天色阴沉,积云密布。

夏日难得这般阴凉,崇宁小憩两刻钟,旋即去了后花园。

公主府的花园修葺完善,假山小湖水榭楼阁应有尽有,另外开辟菜园蓄养家禽。

“好舒服。”

站在溪边红桥之上,崇宁握着栏杆享受凉风拂面。

清凌凌的池塘里荷花嫣然绽放,绿油油的荷叶铺于水面仿佛碧玉圆盘。

崇宁看着荷叶,又想到了那天史?做的叫花鸡,忽而食指大动。

她手持瓷盅撒下鱼食。水面渐渐浮现几条锦鲤,争相跃动。

过了一会儿,细线般的雨丝顺风斜下,平静的水面出现波澜。

凉风袭来,雨点滴落衣衫,崇宁打个冷颤。

须臾光线一暗,雨滴啪嗒落于头顶的伞面上。

崇宁转身见他持伞立于身前,脸色异常难看。

“出门不带伞。”

史之尧罩她于伞下,臂弯里挂着一件连帽斗篷。

崇宁放下瓷盅,看着他一身公装,惊讶道:“没上值?”

史之尧未答,递给崇宁雨伞,抖开斗篷为她披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