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赵十武回乡(2 / 2)
像全婶子她们家,靠着在镇上开了个杂货铺子,每年才有些结余。
给闺女置办了十六抬满满当当的嫁妆,还有十两压箱银子,才能嫁到曹家湾养羊的富户去。
枣花亲事说得不容易,钱氏婆媳更是气闷,天天坐在田埂地头,对着红果家运气。
跟她交好的娘家同村的六娘子,给钱氏出主意。
“周红果是个外嫁女,早晚得回婆家的,我看她肚子,要不了一个月得生了,难不成生在我们这深山里?堂姐你不如让人捎话去赵家屯,找她婆家人来治她!”
钱氏一听,这话有道理啊!最好让她婆家来人,把周红果带回去。
周红果走了,这青豆兄妹几个,最亲的就是她们家了。
不还得她和刘桂花照看?
就算占不着房屋田地,粮食收成,总少不了好处的!
钱氏和刘桂花嘀嘀咕咕地,各自回娘家,托人想办法往赵家屯送信不提。
东南海边,赵十武也筹够了银子,准备返乡了。
一路辗转流离,如今南越和北吴休战议和,两国边境开始通商,赵十武付了几百文钱,跟着商队过了边境,进了南越国。
又南行几百里,总算回到了定州府家乡。
在县城门口,他看见几张快被风雨吹走了的告示。
告示上有上次作战伤亡的人员姓名,赵十武看见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目。
旁边注明亡故,不见尸骨,赏抚恤银八十两。
其他若找到尸骨送还的,只有五十两。
伤者从十两到三十两不等。
赵十武把帽檐拉低了些,转身离开府城。
他如今满脸胡子剌渣,眉骨处还有一道疤痕,并不担心会被人认出来。
但赵十武不敢把自己的身份名帖和通关文书拿出来,拿出来他恐怕会被下大狱,当逃兵论处。
虽然他不是故意的,可如今官府上下一团黑。
能要回抚恤银子,何乐而不为?
谁管他是不是真的逃兵?
赵十武没有进县府,而是穿山越岭,从深山里翻过去,回到了赵家屯。
继母肖氏这几个月过得逍遥自在。
她前夫是个举人,可惜三十岁出头就病**。
肖氏也是读书人家的女儿,又有几分姿色,原本是看不上这军户糙汉的。
之所以带着儿子宋文谦下嫁到这军户人家,图的就是老赵祖上是个百户,家境殷实,能继续供文谦读书。
嫁过来不到十年,老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