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桃花酿酒(1 / 2)
接下来的几天里,秦湘因为腰伤,去水田里插秧的这种重活长锦和周楚闵说什么都不让她再干了。风水轮流转,当初她用什么话堵的长锦,如今长锦便用同样的话来堵她,一言一语之中连着一环扣一环,让她无法反驳任何。
她摇着头笑着,心中纳闷自从来了云隐村之后,长锦确实变了好多,他能和人交流了,还会笑了,不会与之前那般像是与世隔绝一样地抗拒与人的接触了。她也说不上来是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变化终归都是好的,长锦是真的听进去了她的话。
不去插秧之后,秦湘就跟着沈清桐在村里帮忙看诊帮忙洗菜择菜,然后每天的某个时间段里还会跟着村里的大娘们去后山采摘桃花。
云隐村地理位置好,村子邻山,土壤肥沃,在后山也种植了漫山遍野的桃花树。而这些桃花树也是云隐村的主要生计来源之一。
三四月,正是桃花花开的季节,在这个时间段,村民们便会上山采摘桃花。一部分晒干用来卖给药铺,一部分用来酿酒卖给酒楼,还有一部分便供应给茶楼用来做成各种点心。
今天要干的活便是酿桃花酒了。
酿桃花酒是云隐村流传多年的老手艺,也是凭借着这门手艺,村里的民生才越来越好,逐渐富裕起来。酿酒的糯米是头一天晚上就泡好了的,然后就需要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熟,等糯米熟了之后,再将新鲜的桃花花瓣铺在蒸熟的糯米饭上,再续蒸一刻钟的时间。
在这道工序之中,就需要有人守在热灶面前看火。糯米需要大火蒸制,在这中间,柴火更是不能停断的,否则会影响最后的口感。
看火的是村长的媳妇,她长得身宽体胖,较常人来更怕热一些。她坐在炉火前,往炉子里添着柴火,一边添,一边不断用袖子擦着脑门上的汗珠。
秦湘本来是要和沈清桐跟着其他的一些村民去河边清洗桃花瓣,看见村长媳妇脑门上豆大的汗珠,她便犹豫了。想了想,还是走了过去,蹲在那妇人面前,温声道:“大娘,要不让我来看火吧,我不怕热。”
村长媳妇愣了下,又惊又喜,“多谢这位小仙君了,”顿了顿,又道,“可是你会吗?”她是由衷地担心,毕竟瞧着秦湘便像是没干过这活的样子,又想和她换吧,又怕她将火看到熄灭了。
看着妇人眼中的担忧,秦湘笑了笑,拍拍胸脯保证道:“看火有何难,我会的,让我来吧。大娘你就和她们一起去河边洗桃花瓣吧,这里放心交给我。”
闻言,村长媳妇也不多说什么了,连忙道了谢。又见秦湘乖巧地坐在火炉前看着火,心一软,怕她坐着无聊得紧,于是匆匆跑回了屋里,拿了几个糍粑几个红薯塞给她,给她烤着玩。
因此长锦来到晒谷场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偌大的晒谷场上,支着两口大铁锅,铁锅里隔水放着两只半人高的大木桶,秦湘坐在一个火炉前,不断用火钳往火炉肚里添着柴火,一群小孩围在她身边。
秦湘添好这个炉子的火之后,又带着火钳走到另一个火炉前,几个小孩看了,也跟着她围了上去。长锦正觉得奇怪,下一秒,便看见秦湘拿着火钳从那火炉中夹出几个白面饼子来,远远看着,倒像是她爱吃的华容团子。
他就站在那里,看着秦湘将从火炉中拿出来的白面饼子放在手心里拍了拍,然后一个饼子分成两半,细细地分给了围在她面前的几个孩子,孩子得了饼子,笑着跑走了,秦湘蹲在原地,看着远处追逐打闹的孩子笑。
长锦就那么看着,突然就觉得这个画面很美好,很温馨。愣怔间,他好像看到了秦湘说的那种人间烟火气,像他停滞了三千年的时光又开始流动了。
“嗯?神君?你怎么来了?师兄呢?田里忙完了?”
“嗯,刚刚忙完,他应该是去找沈姑娘去了。”不知过了多久,长锦才挪动着步子,走到了秦湘身边,蹲下。
“哦,这样啊,”秦湘点了点头,从一旁拿过一条小板凳递给他,“给,神君,坐坐吧,不要蹲着了。”
长锦便坐在了她的身边,他看了看火炉中燃烧着的熊熊烈火,火中,还架着一个铁丝网,网格上,扔着几个方才他看见的那种白面团子,愣了片刻,他问道:“这是什么?你在烤华容团子吗?”
“噗。”秦湘被他逗乐了,没忍住笑出声来。见她笑,长锦很懵然,转过头来望着她的脸,认真道:“怎么了?这不是你爱吃的华容团子吗?长得很像啊,都是白白胖胖的。”
“不是啦,这叫糍粑,虽然华容团子和它都是用糯米做的,但是不算是同一种东西,”秦湘笑道,“而且华容团子有馅,糍粑没有。”说完,她又颇为意外地看向长锦,惊奇道,“这么说来,难道神君你不认识糍粑吗?你们那个时候没有这个东西?”
长锦想了想,摇摇头:“应该是没有的,我没有见过。”
秦湘想了一想,也是,毕竟三千年了,谁知道糍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才有的呢,长锦没见过也是应该的。顿了片刻,她又拿过火钳伸进炉子中,将铁网上的糍粑一个一个地翻了个面,又戳了戳,其中有一个在火气的催促下渐渐鼓胀起来,表皮微微鼓起,像一个大包子似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