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第22章(2 / 2)

加入书签

历代帝王所赐丹书铁券、免死金牌,需实物在手方有效用。而仁泰帝予云翎的旨意,却是化实为虚,不怕遗失,不惧被夺,自有史官铭记。今后只要仍是云氏皇族在位,便相当于给了云翎一脉一次改天换地的机会。

仁泰帝敢下此旨,愿下此旨,皆因他在世时得见大炎一统,足以让他含笑九泉去见列祖列宗了。但临终却未见到完成这千秋功业的小儿子,他心有遗憾。他深知幼子不会有夺兄长帝位之心,若后世子孙有意,便交由后人处置,临死前也让他这个年迈的帝王为了儿子任性这一次。

世人道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而他的长子幺子皆是心爱女子所出。皇位既予长子,就给幺儿一点特权罢。

然仁泰帝这份厚爱,虽予云翎无上尊荣,却也是前世致其所爱之人惨遭毒手的根源。

在孙太后心中,云翎此生休想留下半点血脉,她也不会让她儿子的后继之君世世代代被云翎一脉掣肘。

孙太后深谙权术之道,不到最后一击致命之时,绝不会轻易撕破脸面。她深知云翎是个重情念旧之人,表面功夫自然要做足十分。

云翎回府之后,云奕在太后的指点下,特意选在朝臣下值的时辰,摆开全副仪仗亲临御王府。

唯有皇帝亲自登门慰问,方能彰显天子对社稷功臣的优渥礼遇,更可昭示皇家对这位皇叔的格外恩宠。

府门外传来銮驾仪仗声,云翎整了整素色衣袍,步履从容地迎了出去。刚至前院,便见一袭明黄龙袍的云奕已跨过门槛,身后仪仗排场极大,显是刻意彰显帝王威仪。

“臣参见皇上。”云翎正要行礼,云奕已快步上前,却在距他三步之遥处突然停住,似是想起什么,略显僵硬地抬手道:“皇叔免礼。”

“你是朕的亲皇叔,”云奕语气中带着几分刻意的亲近,“皇祖父和父皇早就赦免过你的君臣之礼,到朕这个晚辈这里,那更就不必了。

云翎神色淡然:“先帝只赦免过跪拜之礼,你毕竟是大炎的天子,先有君臣,再论辈分。”

“也罢。”

二人步入花厅,一位颇有姿色身段婀娜的侍女奉上新沏的云雾茶,云奕端起茶盏时,视线落在那侍女身上看了一眼,怕在云翎面前露出端倪,便迅速转开目光,故作热络道:“五年未见,皇叔风采依旧,朕听闻皇叔忽然回京了,心中甚是欢喜,批完奏折便马不停蹄的出宫来了。”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被太后从嫔妃宫中匆匆叫来的。

云翎抬眼细看,五年不见,当年那个在他面前战战兢兢的少年天子,如今眉宇间虽端着帝王威仪,眼神却飘忽不定,似乎略显虚浮之态,龙袍下摆沾着几点酒渍,云翎对他刚刚的话不置可否,状似随意地抬手拍了拍云奕的肩膀:“似乎瘦弱了些。”

这一掌力道不轻,云奕身子不由得后退半步,心中暗恼,却强撑着笑意:“皇叔知道的,朕自幼不擅武艺,加之近日忧心国事,劳心费神。不过朕身子硬朗,皇叔不必挂怀。”

云翎微微颔首。

茶香氤氲,一室静默。

云奕主动打破沉默:“皇叔这五年云游四海,可有什么奇闻异事?朕在宫中,可盼着你回来为朕说道说道。”

云翎执起茶盏,唇角微扬:“江南烟雨依旧,塞北风沙如故。倒是途经蜀地时,见有些百姓所栽种的稻米,一季可收两次。臣已命人将一部分种子带回,明日便送入宫中,陛下可命农司官员研习推广,于民生大有裨益。”

云奕不自觉地皱了皱眉,皇叔离京云游,竟还惦记着朝政?莫非真如母后所言,对他的江山社稷别有用心?

转念一想,他才是皇帝。若此法可行,常州大旱之困可解,这桩功绩自然记在他头上才是。

云奕笑容略显勉强:“皇叔总是心系天下,朕受益匪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