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羡慕的待遇(2 / 2)

加入书签

每天翻来覆去的金属餐盘,和外观鲜明精致的"小海豚餐具",任谁也知道哪个更引入注目。

运动员:食堂,不是你不好,实在是人家又争又抢啊。

聊天群内:

刘晓天:【汪卓阳我要你举报你深夜放毒。】

孙悠然:【就是,我都快忘了自己上一次吃甜食是什么时候了?】

杜若若:【你就不怕明天一早起来,体重暴涨个两三斤?】

汪卓阳:【不好意思,我吃的这个是这家康复中心专门定制的配方,脂肪含量低的一会儿稍微游两圈就能消耗掉。】

张紫妍:【突然好想毙了他。】

餐厅内,炫耀成功的汪卓阳满意地看着聊天群里暴动。

作为运动员,他太明白这些平日里强忍"口腹之欲",吃饭只为了训练和生活的队友,在这方面有多么容易破防。

他知道这很不道德,但人在郁闷的时候就是会喜欢找一些无关痛痒的乐子。

但他显然忘了食堂永远是八卦消息传播速度最快的单位。

与他这种单纯炫耀的想法不同,当天晚上当汪卓阳那边有"过审甜食"这样一个说法,在国家队传开以后。

不少与教练关系较好的运动员,都开始与自家教练讨论起了"待遇问题"。

【教练,听说泳队那边有能过审的低脂甜品。】

【听说还是泳队苏教练父亲开的,这个咱队里能不能引进一下。】

【真的教练,我也不是想多吃,就是想训练成绩优秀的时候偶尔解解馋。】

【真的教练,你知道吗我上个月过生日的蛋糕,竟然是馒头假扮的。】

【就是啊教练,既然人家有国家队的审核,是不是就说明可以引进?】

【对啊,就算不能把人家厨师拐过来,好歹能派人去学学技术吧。】

运动员们在聊天群里跟风式地发着牢骚。

虽然他们不知道汪卓阳的那些甜食具体是怎么回事。

但看苏教练的态度,很显然对方不但符合国家队的食品安全标准,甚至还极可能对他们的训练效果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这种能够在避开食物规范限制的同时,完美解决运动员口腹之欲的食物,真的是大家的民心所向。

然而突然被一众大军声讨的苏江涛对此也只能无助道:

"这个真不是引进不引进的问题。"

苏江涛:"汪卓阳发的那套甜品,是我爸和我闺女在长白山,为了不久后开业的运动员疗养中心准备的。"

"我去要个配方工艺不难,那些制作方法虽然复杂,可国家队的厨师努力学学也能搞定,但问题的关键是那些东西之所以能达标,不仅仅是制作工艺。"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重点,就是完全新鲜到极点的食材。"

苏江涛:"就比如那个蓝莓乳酪蛋糕,那真的是从牛乳开始,配合消毒制作。而且还必须是制作完成后马上应用。"

"按照那个配方的对食材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