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千里奔袭(1 / 2)
半个月后,办公室来了两名助理,平面和戏用各自分到一个。又过了半个月,即将跟导演提交第一版设计方案,气氛变得有些微妙的紧张。
与此同时,制片那边塞进来了三个大二的学生,俩女孩,庄月里和柳臻,还有一个男孩,叫常桉。
说是助理,其实都是家里有些门路的,来这里不拿工资,也干不了实际上的活,趁着还没开机让他们跟前辈们学习一下,名义上叫做实习罢了。
大家各自忙忙碌碌,加上快要提报第一版方案,时间上并不宽松,因此都不太愿意带新人,毕竟他们是纯新手,一点经验也没有,帮不上什么忙不说,还得出心教他们。最后还是俩心地善良的姐姐接收了两名女孩,剩下一个男生则无人认领。
常桉来了组里快一周了,因为没给他安排“师父”,所以只能不咸不淡地做些杂活。前辈们在这方面倒是毫不客气,将他使唤得得心应手。
打印东西、取外卖、拿盒饭,各部门、酒店之间来回跑腿,全是他在干。
这天晚上,办公室人挺齐,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事,因为开会的时间临近,所以大家都绷紧了,除了张庆林。他见气氛紧张,就他一人暂且无所事事,因此心里琢磨着想找点事。
他发现常桉挺乖的。故而此时对他产生了一丝慈爱,心说不能老这么使唤他,好歹是制片主任常钦的侄子,意思意思也得教点东西。
“小常啊,你来。”
常桉心里有事,这会正自己发呆呢,一边发呆一边偷瞄某个方位,忽然被这么一喊,吓了一跳。
犹犹豫豫来到张庆林桌前,客气小声问了句:“怎么了张哥?”
他的性格就是这样,话不多,唯唯诺诺的,远没有那俩女孩大大方方。
张庆林一脸慈祥:“你这组里呆了几天,还适应吗?”
“适应。”常桉得体回答,想了想又补充,“大家......前辈们都挺好的,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说着视线忍不住看向角落里那个人:一头浅金色中发,在脑后松松挽了个髻。瘦而且白,穿一件宽大的灰白卫衣,隐约可见蝴蝶骨的轮廓。他背对着常桉的目光,盘腿蜷坐在椅子里,骨节分明的手指,有节奏地啪嗒啪嗒敲打键盘。
在他面前的显示器上,画布不停放大缩小,映着他的脸,明明亮亮的。
真是好神奇,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其他人全都一脸纠结,面带菜色,唯独那人不同,散漫却从容,连背影都是那样挡不住的漂亮。
注意到常桉的目光,张庆林倒也见怪不怪,那黄毛确实长得好,新来的年轻小男孩小女孩都会多看他好几眼。
十点一过,那人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准时关电脑。
张庆林此时正跟常桉语重心长地大聊特聊,聊一些诸如吃苦耐劳之类的老生常谈,还没等说完的,这个小孟马上以身作则,给了个反面教材。
张庆林觉得不能放任他这样,于是故意找了个茬,“顾笙林办公室做完啦?俞老师有没有提什么意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