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开始复健(2 / 2)

加入书签

江奈能在十几年前写出这么灵气鬼气兼具的原创本子,近些年却频频做起了行活,不知道是出于讨口饭吃的妥协还是纯粹江郎才尽??又或者说人的才华只能集中在有限的青葱岁月?

孟回随即又发现主创人员中也有熊雨林,彼时他还是摄影师??这倒是让孟回提起了些兴趣,闲得没事,继续搜索,了解了一些前世今生之后,他重新打开剧本,准备好好研读一下,顺便拉个场景单子,省得去了组里手忙脚乱的。

读的过程中他比从前耐心了些,他对江奈的看法稍稍改观。《雪夜》这个故事虽然套在一个老派谍战的框架中,但能看出细节和对话、以及一些氛围营造是有功底的。

孟回始终认为,氛围这种东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文字和画面又有不同,江奈的剧本写得很灵动、有趣味,一旦开了头,则很容易往下继续读,读着读着,他越发感觉某些情节很有些许《喜柬》的神韵。

时隔多年,这本《雪夜》写男主倒未见得多么出彩,引起孟回注意的是男二号顾笙林。他的人设扭曲而悲情,是天之骄子跌落神坛,迫不得已黑化之后与纯白无瑕的男主相爱相杀的戏码。

孟回个人觉得最动人的一段并不是他最后为了掩护陆淇坦然赴死的桥段,而是临近结局时,他在法租界的别墅内焚烧信件??陆淇在日本留学时寄给他的信。那一段气氛和心态描写简直让他梦回《喜柬》中哥哥摔毁牌位时的场景,只不过顾笙林表现得更加内敛。

因为太过敏锐,又对江奈写的《喜柬》印象深刻,所以孟回总隐隐感觉顾笙林的悲剧除了家国大义之外,儿女情长的部分在于男主陆淇。虽然剧本用有限的篇幅描写了他对于女主的克制情思,但那些片段看来很是平白,反倒是跟陆淇的对手戏颇具张力,不管编剧和导演最开始的想法如何,至少孟回仔细读过之后的直观感受是这样的。

孟回愿意做感兴趣的项目,这样会让他充满干劲,先前做过一些戏,因为太难看乏味,他连剧本都读不下去,更别提投入热情去攻坚了,在这一方面,他总是表现出某种不专业的任性。还好这任性很适度,他只不过在心中评定,落到实处则还是得体而美观的。

时间来到九月初,剧组那边定下了进组时间,孟回心中总算是尘埃落定,他定了12号的票,叶鑫听说他要走,表现得非常不舍。

叶鑫是他这段时间的临时伴侣,自己开了家清吧,他比孟回小两岁,也是斯文周正高高大大的款式,孟回的审美始终都是那么刻板且单一。

说是临时伴侣,但其实两人已经好了好几个月了,孟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且隐隐有些担忧,他害怕时间一长,他俩越来越稳定,到了又发展成为那种黏糊糊的关系。

这次进组正好是个机会,让他可以从长川暂时逃离,也从叶鑫身边彻底逃离。

这天晚上,俩人一起吃了饭,叶鑫送他回家。上了车,孟回才想起来跟他说:“对了,我订了12号的票。”

“这么突然?”叶鑫惊道,他自认跟孟回相处正蜜里调油呢,根本舍不得他走,从孟回说起自己准备进组就一直不情不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