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第四章(2 / 2)

加入书签

“抄一遍多多啊!我可以给你作证,与你完全无关,就是我不小心弄坏的,沈澈不是很严吗,正好免了他看的文章,再骂你一顿,这样的好事,我之前求之不得啊。”

冉瑜听了,轻轻拍了拍哥哥的肩膀,故作嫌弃:“谁都跟你似的,天天想着投机取巧,阿贞很好学的,本来昨天写完了,拿过来给我看上一眼,便要下午给沈少师拿去。”

冉钰有些震惊,虽然自己是不好好学的人,但对于刻苦钻研的人,还是很敬佩的,心里顿时有些惭愧:“唉,我真是惹事,耽误了阿贞的学业,非要后天交吗?”

“是,沈少师几天后的一大早便要启程去青州,又得过了两三个月才会回来。”

冉曦绕到冉钰的背后,走到那一摊浸湿了的纸边,蹲下身,避开碎瓷片,正打算捡起一张纸来。

传来冉钰焦急的声音:“阿曦,你干什么?小心被瓷片划到手!”

“我看看纸张被污成什么样子了。”

其实不然,她只是想看看少年时的顾贞写的文章,里面总会不可避免地代入个人的感情。

冉曦的余光瞥过顾贞,没有半分愤怒与责怪,复又观察起纸上的字来,苍劲有力,从这污染过的只言片语中,冉曦看出来内容是谈论治国之策,虽然文采称不上极为斐然,但立意高远,望一统江山,海晏河清,写得情真意切。

后来的他,又是什么样子的?冉曦静静思量。也怪自己穿书前把书跳着看的,只记得零零散散的细节。

很奇怪的情形,皇帝顾贞疯疯癫癫的,上朝时不知道哪个大臣说了什么话惹怒了他,提着刀把头砍下来,血淋淋的头颅在朝堂上滚来滚去,然而还真的没听说过国家内部发生过什么动乱,有过几次旱灾、饥荒、瘟疫、洪灾都顺利度过了,也勉强算得上国泰民安。

冉曦细细地翻着书页,辨识上面的内容,也不顾顾贞打量她时诧异的眼神,直到听到父亲的声音,手上才一顿。

冉钰抱怨道:“唉,京城里的规矩就是多,还是以前在柔玄镇的时候自在。”

冉曦不觉一抖,原书中,冉钰最后就是被顾贞给撵到柔玄镇去了。

“柔玄冬天的时候不是冷得要命吗,多有沙尘?”

“可只有那里才有家的感觉,你打小就在京城,当然对那里没啥感情了。”

冉钰、冉瑜和当今的皇帝都是柔玄镇的人,从草根起家,一步步走到京城,走上权力的巅峰,冉曦是冉钰收养的,自打她记事以来,冉瑜就成了权臣的妻,一家人就在京城洛阳了,柔玄是苦寒之地也是听人说的。

冉钰接着感慨:“现在也忙得要命,好久都没能回去瞧瞧,等这边的事情安定下来,在那里安度晚年多好!”

原书当中的种种情景冲入冉曦的脑海。冉钰与顾贞讲话是十分不客气的,又是在顾贞弑父之后,什么都骂得出来,比朝堂上直接被顾贞砍了的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也只是让他回到了他一直想要回的故乡,也许是因为他是故去的冉瑜的哥哥,也许顾贞根本就没有记恨过他,冉钰只是单方面地看不惯顾贞,屡次找他的麻烦。

这一想法从脑海中冒出来的时候,吓了冉曦一跳,有些验证了她从前的猜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