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假戏真情(1 / 2)

加入书签

封安呜呜咽咽地哭起来,哭得梨花带雨、泪眼婆娑,任是铁石心肠见了也心疼。

赵令徽小心地牵住她袖子,在她耳边细声安慰。

项庄“我……你……”了半天,什么也说不出来,早已六神无主。

虞姬坐在高处,自然看清楚了这一切。

就是换个傻子来瞧,也看的出来项庄的心虚。

联系之前张望卿的事情,自然能想到项庄今日这一遭是为何??不过是为泄愤而污蔑。

“项庄,你谨慎是没错的。但不能因为别人夺了你的面子你就如此去羞辱人!”虞姬恨铁不成钢地指着项庄,“来人,给我把他拖出去,杖责三十,给陶公子夫妻赔罪!”

闹剧以项庄被杖责三十、罚俸半年结尾。

为以示安抚,虞姬给了赵令徽升了官职做了司寇,又赐下许多金银。

赵令徽只有谢恩的份。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说了几句场面话,揭过这场闹剧,虞姬放几人出了宫。

范增允了这可怜的夫妻俩今夜回自己府中过,又派了人送他们回府。

.

马车上,“封安”靠在赵令徽怀里,听他柔声细语地劝慰。

当真是个好郎君。

就连下车时,赵令徽都记着扶着“封安”。

直到阖上府门,二人回房,古寻才道:“郎君不必演了,这在自己府邸里,没有旁人了。”

赵令徽弯了眉眼:“方才之事,还是多谢姑娘。”

古寻解下帷帽,搁在一旁:“郎君是从汉军来吧。”

赵令徽笑意凝滞:“姑娘还是不要问不该问的为好。”

古寻置若罔闻:“我认识你们的司徒,张子房。”

“他是你什么人?”赵令徽上下打量这姑娘,越看越心惊。

怎么有三两分……像张不疑?

不,应该是说,张不疑像这姑娘和张良。

“故人。”古寻薄唇轻启,面若含春。

赵令徽心中震了几震,饶是有过猜测,在真的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仍难稳住心神。

故人,故人,故国之人,故旧之人。

古寻,这古字,不就是从韩字里拆出来的吗?

古寻,古寻,又在寻什么呢?

原来传言有一部分,是真的。

赵令徽敛了笑意:“前辈。”

若她真是那个传闻中的韩国公主,年纪应当也该四十了,她称一声“前辈”,实在不为过。

“刚说你有意思的,怎么就敛了笑呢,别前辈前辈的,叫的?得慌,你还是叫我阿寻吧,当然……是没有旁人的前提下。”古寻自顾自地倒茶,倒了一半,忽然想起来什么事,从怀里掏出一方玉佩,就是方才大殿上那方。

“这玉佩,是你的吧?”古寻努努嘴,“我们韩国可没有那样子的呆货。你……应当也不是我们王室中人,是旁人赠你的吧?”

“呆货”指的当然是王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