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1此星陨落(2 / 2)

加入书签

祝余点点头,攥着萧持钧的手,闭眼睡去。

萧持钧守在她榻前,夜里伤口又疼起来,祝余在梦中满头大汗,萧持钧拧了帕子给她擦汗,又伏在榻边,出声轻哄,眉头始终紧皱,恨不能以身替之。

等终于捱过去,祝余被他照顾得眉眼舒展开来,他自己反倒形容狼狈,满眼血丝,手心里还握住祝余的手,快要天亮时,才伏趴在榻边囫囵小睡了一会儿。

翌日一早,祝余尚未睡醒,萧持钧便已出发,亲自带人全城搜捕,一日之内,城中黑衣人的窝点接连被捣毁。

回府时已入夜,祝余正在喝药,萧持钧先去她院子里瞧了瞧人,问了问今日伤处的状况,他从外边回来,带着一身的血腥气,没有上前,只远远地与祝余说了几句话,便回自己院子沐浴。

等收拾妥当,一身清爽地折返回去,正撞见谢檀捧着那日在坟地里挖出来的匣子,在祝余院外来回踌躇。

见到萧持钧,谢檀忽然便不犹豫了,当即推门而入,直奔祝余的卧房,好在尚存理智,没有再次推门而入,敲了敲门,等祝余应声才进去。

萧持钧跟在他身后,刚进了屋,便看见谢檀将那匣子往祝余身前的桌上一放,脸上一副下定决心的模样。

巷子口那日祝余奋身一扑,替他挡下致命一击,回府后便听闻祝余伤得有些重,谢檀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经此一事,他也明了祝余与追杀他的那些人并非一丘之貉,她是真的在救他。

思索了一夜,他这才等到无人之时,带着证物,想要将陈年旧事和盘托出。

祝余近前来,在谢檀的目光下打开了解好锁的匣子。

出人意料的是,里边只有薄薄的一张纸,周边有些被烧过的痕迹,但大体内容都完整。

鼻尖嗅道一丝药味,谢檀解释道:“当年为了将这考卷留的久些,我找江湖术士要了些特殊的药粉,撒在匣子里,以防墨迹褪去,死无对证。”

祝余将考卷拿起,目光自上面扫过,认出来这是十一年前春闱的考卷,糊名处虽被揭开,但还是能认出来上面礼部加盖的大印,她将考卷递给萧持钧,萧持钧看了看考卷的内容,确实也是对十一年前春闱考题的应答。

两人看向谢檀,后者在桌前坐下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才开口道。

“这是十一年前春闱,一名叫宋绍宁的举子的考卷。”

提起他,谢檀便红了眼,“他是当时云州兰溪县县丞之子,为人清正,才华斐然,当年春闱之前,在科考的举子当中便已有声名,只是后来在春闱考卷中出言不逊,满纸狂悖之言,触怒了陛下,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祝余闻言,眉头紧皱,目光在这份考卷上来回扫视,并未发现有什么不妥,她虽不懂书论,但也能看出,此人文辞俱佳,绝非等闲之辈。

谢檀看出她的疑惑,继续道:“当年我还在贡院,事发当日负责运送考卷的卒吏忽然在半道上内急,我被上官叫去顶上,考卷送去后,我尚未离开,便有人进门来,事出紧急,我怕替职之事暴露,被上官责罚,便躲了起来。”

他说到这里,浑身打了个寒噤,那是他这辈子都不愿回想的祸端的开始。

“来的是当时贡院的几位考官,我躲在暗处,亲眼看见他们替换了其中一份考卷,当时送去的考卷都是经由弥封官做好糊名处理的,这些人却能从中精确地找出那份答卷,显然是早有预谋,我等了片刻,等他们将所有考卷一起带走。”

“临走前,那份真考卷被丢进了火盆里,我悄悄将它从火中抢了出来,藏在袖子里带回了家。”

话到此处,谢檀已经有些哽咽:“到家后,我与妻子商议,本想着将此事禀告上官,揭发这些人的阴私,但第二日便听闻,原定要去送考卷的那位卒吏,溺死在了小镜湖。贡院众人对此事都三缄其口。”

“我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偷偷揭开考卷上的糊名瞧了瞧,发现是宋绍宁的考卷,贡院里沆瀣一气,我无处可诉,便想着再寻其他关系,将此事上报,可没等我寻到门路求告,宫中便传来旨意,抄了宋家。”

“宋绍宁很快便被处死,宋家满门抄斩。我带着考卷和妻儿连夜离京,还是被人追上,在苍梧山附近走投无路,误打误撞拦下了贵人的车架,才得以平安南下,四处躲藏度日。”

谢檀擦了擦眼泪,看着萧持钧,朝他拱了拱手:“那位贵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