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2林间书堂(2 / 2)

加入书签

自她手中接过提灯,萧持钧走在她身侧,祝余问他:“可还顺利?”他衣裳还没换,泡脚和靴面上还沾着山道上的泥??这是刚上山便来接她了。

萧持钧“嗯”了一声,低声说:“消息已经递出去了,就看殿下能否收到。”今日他下山,便是为了借十三月的关系给萧恒江的人递消息,看看他如今的状况如何。

四殿下。祝余想起崔南山递给自己的这册书,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史书,讲的是前朝内乱,山匪向当时的皇子投诚,最后勇夺从龙之功的故事。

她顿了顿,捏紧手中的书册,问萧持钧:“四殿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萧持钧闻言一愣,低下头来看她,像是有些诧异她会这么问。他想了想,说:“仁善宽厚,擅隐忍。”

祝余听了沉默片刻,有些不确定地问萧持钧:“帝京乱了,你说,潮生门能安生到几时?”

肉行的人传来消息,说是京中内乱不止,他们已悉数撤出城,正往蜀地来。

听懂她的言下之意,萧持钧停下脚步,弯下腰,与祝余的视线齐平:“蜀地偏僻险峻,能保一时安定,若世道乱了,”他顿了顿,而后像是下定了决心:“我们回北境。”

祝余注视着萧持钧的双眼,眼睫轻眨,想起前世最后领兵入京的离王。

若是北境也乱了呢?覆巢之下无完卵,他们又能避到哪里去?

她动了动唇,没再说什么。抬起手,蹭了蹭萧持钧的鼻尖,笑了笑,也没应他的话,只低声说:“走吧。”

月明星稀,林中是不是还有些虫鸣和蛙叫,夜风吹拂,萧持钧一手提灯,一手牵着祝余,两人在夜色中徐徐向前,祝余轻轻闭上眼,感受风扑在脸上的凉意,将心下的忧虑强压下去。

半月后。叶玄回山,带回来一张名册。

上面是五日后要上山进书堂的第一批孩子,一共十五人。不算多,但也不少了,比祝余预料的要多些,她问叶玄是怎么说服孩子的父母的。

他正大口大口喝着茶水,这一趟可去的够久,累得够呛,等喝够了,他才摆摆手,有些得意地跟祝余传授:“除去有几户愿意让孩子念书的,其他家我就同他们讲,好歹山上管饭,还不要钱。农忙了书堂还有田假,不会耽误孩子回家。”他说着便摇了摇头,“好说歹说呢,总算是说动了些,没让你这书堂白费。”

祝余给他添了些茶水,“有劳叶叔了,黄叔在灶房给你留了菜,先用饭吧!”

五日后,祝余领着人下山接人,还没到村口,便看见了一群孩子,背着小包袱,正踮着脚眺望。

她细细瞧了瞧,看见了靠后被挡着的四个女娃娃,心下松了口气,叶玄昨夜还叮嘱她,若是没见着女娃娃便去各自家中再走一趟,怕家里人忽然变卦将人扣下。

一行人排着队上山,山道狭窄,祝余等人走在外侧,看顾着孩子们,她肩上背着几个孩子的包袱,轻飘飘的。

等路程过半,孩子们便有些气喘,日头真好,晒得脸上红扑扑的,祝余拧开水囊分给大伙儿,走在最前面的是个小丫头,她掏出帕子给她擦了擦脸,问道:“要不要姐姐给你背?”说着指了指孩子身上的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