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万历1582》(1 / 2)

加入书签

根据当事人发小袁女士的推测,李老先生这辈子最自负的就是他的才华,夸他本人不如夸他作品,方可以这话妥妥能说到他心坎上。

结果李雪亭不买账。

“淑华你这就没意思了,我自己的事自己还不清楚?都活这么大岁数了,还不至于要小侄儿来安慰,那部戏不行就是不行,这么多年过去,我也早认了。”

袁女士顿时觉得自己客串了个窦娥。

方可以心想,你支线任务可不是这么说的。

但她没拆穿无辜老伯的强撑,一脸萌萌人:“跟我妈没关系,我是真的觉得可惜。

“其实我也就刚看了个开头,单说第一集那场戏吧,亲政当天的万历借十年前刺王杀驾案翻旧账顺便收权,两宫太后,司礼监内部,高拱、张居正等等廷臣各怀鬼胎,整个大明风雨飘摇的时候还在拉扯平衡。加上嘉靖年遗留的皇权失德,隆庆留下的宫闱疏漏,往前张居正用一条鞭法勉强压下去的那些土地矛盾、海权危机、民族矛盾和财政赤字,这些种种暗流,被您用一场戏就初现端倪。

“戏剧张力、人物形象、台词深度、场景调度,都是无声处见功底。这不一听说是您写的,就连忙厚着脸皮找上来了。”

李雪亭听得不住点头,忽然反应过来,脸上臊红,赶紧端起茶杯战术喝水。

他年轻时接触的大多是同龄人或者同行,相处起来总带几分文人相轻;自打成了业界毒瘤,愈发门庭冷落。仅剩三两老友,整日抱着点旧日荣光,遗老遗少似的在那儿形影相悼,日子久了他也觉得没意思。何曾被小辈如此直白猛夸过?

一时间把李雪亭说得又羞又窘又得意,还夹着点终遇知音沉冤得雪的委屈,鼻头都酸酸的。

“小方你夸过头了,不过那部戏拍完那会儿,我们也的确都觉得不错。”

清汤大老爷方可以又道:“不独我这么说,您看网友评价,您这部戏渐入佳境,厚积薄发,不同俗流。这不算好剧,那什么算好剧?”

他翻出来豆贴的评价页面给李雪亭看。这部剧冷是冷,冷得都没开分,当然也可能因为播出的时候太早,观众群体都不爱用豆贴。但底下一出溜的好评是实打实的。

李雪亭如获至宝,短短几十条评价却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眼眶都有些涨热了。

本子是他的心血,又哪里真能放得下。

若真接受这次失败,李雪亭大可以靠着过往资历去随便什么古装剧组混日子,写好东西难,写不过脑子的烂片总是条出路。哪怕不主笔,当个历史顾问什么的,或者被当作那些落地古偶的炒作一环,至少还能混口饭吃。

方可以看得懂他心里深怀不甘,耿耿于怀。所以她给他溢美肯定,告诉他还有人在认可他的作品。

李雪亭自嘲:“雄心壮志,只落得个惨淡收场,拍出来没人看,看的人说好又能如何,到底是枉费了大伙儿的心血和光阴。”

方可以便将自己的分析细细讲给他听。

李雪亭只当这孩子在宽慰他,却忍不住被她话里的内容吸引了注意:“没错,我们搞文化事业的不能沉浸在自我世界,自己的坚持和市场需求缺一不可,要达成目的就不能一味蛮干。这个道理我写本子的时候知道,放到自己身上却走了眼。”

他说着眼眶一红,方可以和袁淑华连忙假装专心吃水果。

李雪亭有些不好意思,摘下起雾的眼镜,擦了擦眼角,冲镜片呵口气,又戴回鼻梁上。

“让你们见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