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乡试中(2 / 2)

加入书签

听得这话,他才缓缓起身,抬眸,望着端坐上座的一品荣国侯夫人。

端得粉面含威。

很有贵妇姿态了。

“很好。”李志云低沉这声:“爹没什么好给你的。听闻这些时日你也跟着学习,辛苦了。自己拿着钱买些爱吃的补补。”

李玉娇看着老爹激动的递过来的银票,眼圈都红了:“爹,我……我都后悔了从前没好好学习。”

“可不敢乱学。你跟着老夫人认真学习,那才是正道!”李志云都急了:“侯爷您赶紧说句话,可别让玉娇乱后悔啊。”

他们老李家底子薄,敢闯敢拼有些钱之后,胡乱攀比仿着其他盐商摆阔。甚至还有人欺他家。若不是有个老二到底有些文曲星的才智,他都差点被蒙骗着,真给闺女请个扬州瘦马来教课了。

江昱看着一提学习就惶然的岳父,倒是先宽慰人:“三百六十五行行行有状元,自然行行也有自己的形式规则。您带着李家在盐商一行中站稳脚跟很不容易了。所以您的经验也不一定是错。”

“您该把您的经验交给玉娇,让她自己学会思考学会甄别。”

李玉娇连连点头称是,小声补充:“再说万一的万一,真有坏人觊觎我们,我们打不过就跑。那我们两带着小米种不了田地,只能带着小米经商啊。”

“爹,我们经商还能供小米,小米的娃读书,以求日后孩子有出息了重返朝廷。”

本朝规定若是四代是商户籍,则不能参加科考了。太、祖爷当初规定写的直白通俗:有钱作弊容易,有钱以后送贿更容易。而三代或者二代商户,可以参加科考。毕竟老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

这三代就是一个坎。

因此朝廷也给改门换代的机会。

听得这对未来的担忧,李志云想着横悬在江家头顶上的大刀,努力笑着回应:“对。娇娇思虑周全起来了,还想着风险。”

“真好啊。”

努力让自己欣慰着,李志云又将银票往人怀里一塞,不容置喙着:“家里的生意在整顿,这钱你大哥他们拿在手里却是有些捧金的架势了。给你给我伯爷外孙花。最重要的是你们门路广,兑换成银两找个地方埋了都行。”

江昱笑着:“岳父说得对,这钱我们就收下零花。”

李玉娇见状也笑着点点头,将银票收好,又迫不及待问起来自己母亲还有大哥大嫂侄子们如何。

李志云一一交代过后,最后离开之前思忖片刻,还是拉着江昱低声又将自己的忧愁说了一遍:“万一您用这些词,他们构陷无赖你舞弊怎么办?我虽未亲眼见您读书,可我也写过家书看过家书,知道您日日夜夜都在学。但在外人眼里,谁知道您在干嘛。”

“他们万一先入为主了怎么办?”

江昱闻言,意味深长的笑笑:“岳父,您放心,我回琢磨好应对之策的。反正不管如何,锦衣卫全程在呢,也能替我作证。”

刻意落重了锦衣卫一词。

果不其然,他就见李志云面色来回变化过后,信服的点点头。

***

这一日对于江昱,甚至对于拿到十万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