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第34章(2 / 2)

加入书签

“修渠呢,今年秧插的快,就寻思挖一挖渠,明年引水也方便些。”村长乐呵呵道。

“记者?咱们钟家岗这么出名了吗?”

“会给咱们拍照吗?”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王明听见了,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相机:“接到投稿,听说咱们村的知青和乡亲们一起研究出了插秧机?我来取取经,顺便拍几张照片。”

人群顿时热闹起来,还真的给拍照啊。

城里照相馆想拍照可贵了,他们都舍不得。也不知道这记者拍照是不是免费的。

“不知道你们是咋想着要做这插秧机的呢?”问的是村民,看的却是知青。

“?……还不是知青同志干活慢,然后想用点轻省的法子……”老楚话还没说完,就被村长用胳膊肘杵了一肘子。

会不会说话啊,说的好像知青同志想偷懒一样。

虽然事实好像就是那样。

“王同志,这事儿得从一开始插秧的时候说起……插秧时知青们发现手工插秧太慢,就想着有没有更快更省力的方法,然后就想到了插秧机。”

“图是这位知青同志画的,他叫周岱,是位顶好的同志。”不是村长当初嫌弃知青过来干活添乱,还白吃饭的时候了。

“村长谬赞,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出插秧机。”周岱的脸微红,有些不好意思。

“试验田的地和牛都是村里给的,村长还从账上给划了经费,我们一次次失败,村里人也没有介怀,反而一直给予支持。”

他挠了挠后脑勺:“其他几位知青也帮了很大忙,组装调试都是大家一起完成的。”

“做插秧机的木头和竹子,都是村民们赞助的。”

王明笑了笑:“你这个小同志谦虚的很啊。”不抢功,不居功,王明对他有了几分好感。

村长突然插了句嘴:“咱们村还办了扫盲班,每天都学习呢。”

镇长夸奖道:“咱钟家岗的同志都是好样的,农闲也不忘学习提升自己。”

“连娃娃都是好样的。”

钟莹莹、钟新澄、楚秀秀几个孩子猝不及防被点名,惊的手里的碗差点打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