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两年前的真相(2 / 2)

加入书签

崔信将自己手中的信笺递上。

两张信笺摆放在公案上,薛茂民一对比,陷入了沉默。

……字迹竟分毫不差。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有了对策的王义濡忽然恍然大悟似的,扬声道:“两年前老师中风前曾有意给我一封,可惜什么都没来得及说,便中了风,之后我将这封信都交予了县令夫人。”

“现在想来,老师当初是想给我假试题,替其孙崔信除掉一个竞争对手。”

“枉我时刻谨记老师恩情,想要涌泉回报给崔家,崔家却如此算计我。”

“寒心,实在是寒心。”

“王大人此言差矣,”江元音亦扬声道:“这两封或许是从崔老爷子身上掉下来的,却并非出自崔老之手。”

她侧眸看向秦瑾烟,示意该其登场了。

秦瑾烟上前一步,福身行礼道:“民女秦氏秦瑾烟,乃前礼部左侍郎崔关禾外孙女,五月前自汴京来到兰城,投奔外祖父。”

“我外祖父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公正,绝不会**,更不会算计考生,意图致其落榜,”她从袖口掏出那封家书,双手呈上:“此乃我出嫁时,外祖父亲笔写与我的家书,请知府大人过目,仔细比对笔迹,还我外祖父清白。”

王义濡袖袍下的手紧攥成拳,后槽牙咬紧。

“流光坊”的老板竟是崔关禾的外孙女!

这两人是崔家的人!

他后悔昨日回府后,只是简单问询了母亲两句,没多做调查。

薛茂民记得崔关禾刚告老还乡,来到兰城时,曾提起过他那嫁给定宁侯堂兄的外孙女。

兰城离汴京甚远,他并不知晓汴京的种种,是以看向秦瑾烟的眼神里,便多了几分忌惮。

毕竟他这个小小的地方知府,怎敢得罪定宁侯?

衙役将秦瑾烟的呈上的家书转递给薛茂民。

再一对比,家书的字迹和那两份试题,有着细微的差别。

薛茂民不敢轻易将对比结果说出口,这必然对他的准女婿,王义濡不利。

是以他抬眸望向王义濡,等他先表态出声。

王义濡却是半点不慌不忙,反问关心地出声询问道:“如何?笔迹是否一样?”

薛茂民答得谨慎,客观陈述道:“秦氏呈上的家书和这两份试题的笔迹,看起来不尽相同,或许不是出自一人手笔。”

王义濡引导道:“会不会家书是仿的?”

他之前在汴京为官,侯府的事有所耳闻,知道齐明宏一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秦瑾烟是毫无靠山,否则怎会跑来兰城投靠一个外祖父?

他完全不惧怕秦瑾烟。

反正崔关禾现在不能言语,事情真相如何,不随他一张嘴?

薛茂民附和的点点头:“这的确说不好,我对崔老的字迹不熟,难辨真假。”

好在这些质疑,先前在崔家便经历了一回,秦瑾烟有经验地出声道:“知府大人、王大人若质疑我呈上家书的真假,大可以去崔府,寻其余我外祖父的字画来做比对。”

王义濡心里烦躁不已,但始终觉得如今知晓真相的两人都是“活**”了,只要他咬死不认,牵扯不到他。

他看向崔信,继续指控道:“崔信,你不惜毁坏你祖父的名声,来构陷我,可对得起你崔家的列祖列宗?”

“你个**的王义濡,到底要装到什么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