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章(1 / 2)

加入书签

回到村委,童欣颜跟陶叔说了跟他合作,请他代加工的事。

“半身裙四**,连衣裙和衬衫五**,我家也开服装作坊,手脚快,加点班,一个人,一天能做五六十件,你这有五十台缝纫机,一天三千件,一个月九万件,一个月毛利润四万。”

这个厂子是黄溪村二队筹办的,才开三个月因经营不善,就快关门了,作为厂长,陶二贵最近愁的头发都快白了。

一个月四万多,机器折损不提,房子不用交租金,只需要交水电和支付工人的工资,利润确实可观。

“生产这么多衣服,你们能卖得出去吗?”陶叔问,衣服卖不出去,一群外地人拿什么给厂里结账?

“我们有销售渠道,一会看完原材料,我写份合同,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这个时候商业活动的规范和法律体系没那么完善和成熟,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更多的是依赖口头约定以及人情关系。

陶叔看着陶建设,想听听他的意见。

“挣钱,写好合同,你们就干,这是我老战友的妹妹,四位同志都是京城的大学生,不是乱七八糟的人。”

“走,我先领你们看材料去。”说干就干,陶叔很好奇他们能做出什么样的衣服?一个月九万件衣服,怎么卖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