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扩大学堂(2 / 2)
“无论男女,骑马射箭、拳脚器械都按同一套标准考。让顾夫子和赵教头商议细则,三日后呈给我。”
“是!”
周大柱领命要走,又被她唤住。
“对了,重伤的学生单独列个名册。”
姜清芷摸出袖中碎银,塞到他手里,
“去医馆多备些金疮药,就说是学堂采买。”
日头正中,远处传来下课的铜锣声,她望着廊下摇曳的灯笼,低声呢喃,
“该让这潭死水,翻起些浪了。”
不多时,廊下传来青石板上沉稳的脚步声。
顾逸尘一袭月白长衫穿过竹影,腰间系着的青铜铃铛未响分毫,唯有袖摆处几缕墨色云纹随步伐轻颤。
他在阶前顿住身形,广袖一甩行了长揖:
“姜小姐。”
“顾夫子快请坐。”
姜清芷抬手虚扶,指腹不着痕迹地抚过石案上摆放的青瓷茶盏。
小桃立刻会意,将沸水注入盏中,碧色茶叶在氤氲热气里缓缓舒展,清甜茶香混着雨后泥土气息漫开。
顾逸尘垂眸望着杯中沉浮的茶叶,忽然轻笑:
“蒙顶甘露配冰裂纹盏,小姐好雅兴。”
他端起茶盏轻抿,喉结微动咽下茶汤,
“只是这茶性极寒,小姐近日思虑过重,饮多了怕是伤胃。”
姜清芷指尖一顿,随即掩唇笑道:
“还是顾夫子心细。”
她将茶盏推近几分,见对方再次端起饮尽,才继续道,
“我有意将这学堂开到各州府去。汴京学风虽盛,可西北流民聚居之地、江南商贾云集之所,更该有读书声。”
顾逸尘修长的手指摩挲着杯沿,望着远处正在修缮的钟楼:
“若论治学严谨,应天府的沈明远可担山长之位;要说因材施教,蜀中唐砚秋收流民子弟入书院的法子,倒是值得借鉴......”
他忽然抬眼,目光与姜清芷相撞,
“只是开办学堂非比寻常,小姐可备好了银钱、选址,还有......”
“还有能挡住各方刁难的人手。”
姜清芷接话时,窗外忽有麻雀扑棱棱掠过,惊落檐角几滴雨水,
“所以才要请顾夫子举荐贤才。这天下之大,总有些夫子,不甘让学问困在故纸堆里。”
顾逸尘闻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盏上冰裂的纹路,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
“小姐既有这般宏愿,逸尘自当竭尽全力。只是办学之路艰难,各州府风土人情不同,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