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七十五章 也就这么回事儿(2 / 2)

加入书签

看着满屋子的电器,卢源不禁一阵失神。

电视机、电冰箱,还有空调,房间居然还有一个卫生间。

“天明,你说咱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些,我是说……家家户户都能用得上这些。”

李天明迟疑了片刻:“应该很快吧!”

国家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按照前世的记忆,卢源所期待的这些,要不了多少年就能实现。

“二十年,努力奋斗二十年,我们的人民早晚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呃……

看着卢源攥着拳头,信心十足的样子,李天明很想说……

卢局,你瞧不起谁呢?

转天正式开始工作,京城和海城两地的代表分头行动。

京城那条轧钢生产线已经签了意向合同,他们来这里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至于价格,那要看海城这边的结果。

如果海城能压的下来,他们就顺便摘个桃子,压不下来的话,他们就按照之前商定好的价格,7500万美元成交。

“等会儿谈的时候,咱们分成两步走,孙主任,你们主要负责技术,商务这一块,由卢源同志负责牵头。”

说话的是海城冶金局的领导。

对这条轧钢生产线,海城也是志在必得。

分派好任务,众人又等了一会儿,合作方的代表才到。

“那个大胡子是对方的首席商务代表奥利弗.汉斯!”

卢源小声提醒了一句。

来之前也做了不少功课,力争知己知彼。

简单的寒暄过后,率先进入正题的是重工业局的一位工程师。

关于这条轧钢生产线的技术问题,其实已经没什么可聊的了。

当初国家定下要采购两条轧钢生产线的时候,只圈定了两家供应商。

一家是东瀛的三菱重工,还有一家就是面前的德国慕尼黑机械。

两相比较之下,德国人报的价格虽然略高一些,可是对方同意在出售设备的同时,转让相关的技术。

而东瀛人的条件则要苛刻的多,不但对技术全面封锁,而且还要求中方企业雇佣东瀛的技术人员来对设备进行维护。

要知道,国家之所以要引进这两条生产线,为的就是技术,得不到相应的技术,买这玩意儿干啥?

所以最后在反复考量之下,还是选择了与德国人进行合作。

第一天的谈判,根本没涉及到商务问题。

谈了一上午的技术,下午还带着他们去参观了生产车间。

卢源几次想提,都被对方给含糊了过去。

显然,人家现在是胸有成竹,在价格上不打算做丝毫让步。

“翻来覆去的就那么几句话,他们的技术领先全世界,还不就是想逼着咱们让步嘛!”

卢源憋了一肚子的气,吃饭的时候,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本来想在技术上破局,但人家提供的设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