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5同奔国丧(2 / 2)

加入书签

陶若里闻之愣了一下。并肩作战、同生共死这些时日后,便是迟钝如他,也能感觉到赵缭和李谊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好转。

倒不是言行有多亲密,而是即便恪守距离,也因太多的相似之处,而存在的无言的默契。

以及锋芒毕露的两个人,在遇到对方时,会刻意收敛的尖锐。

他想不到,在李谊丧父的当下,赵缭回应的,是戒心。

“是!”陶若里仍是坚定应道,这时赵缭已经大步离开了。

。。。

宝宜城外,快马疾驰而来,马上人高声呼喊道:

“殿下请慢行!殿下请慢行!”

在不远处,本快速行驶的马车缓缓停下,护从车马的兵士已覆手长剑,紧盯来者。

在荒滩之上,这队人马极为显眼,因马车上挂着白缦,兵士的头盔和铠甲外都绑着麻布。

“参见代王殿下。”来者对着纹丝不动的车窗帘行礼,“启禀殿下,赵将军听闻殿下回都奔丧,特前来护送。”

兵士回头看,之间不远处的高岗之上,甲骑具装的观明越骑威风凛凛、气势汹汹、旌旗飘飘,不像是护送,倒像是……

“赵将军太客气了,如今北境已平,何须……”为首的兵士正要拒绝,车内一直沉默的人,突然开了口。

“劳烦赵将军了。”

“殿下您客气了。”来者面无表情地向后退了一步,“请殿下车驾先行,我家将军为您护驾。”

“多谢。”车帘内,李谊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只是爬满疲态,随后道:“岑三,走吧。”

“是……”岑三又回头看了一眼虎视眈眈的观明越骑,满腹忧虑地跨上马,朗声喝道:“启程!”

李谊一心想快点赶回盛安,路上几乎不停不休。马车再停下时,已经是后半夜。

这期间,李谊靠在车厢上,心绪乱得不能合眼片刻。可睁着眼,他也只有流泪。

李谊的心情太复杂了。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个死去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